天安字典

《青玉案》

时间: 2025-04-30 09:39:59

诗句

韶光不怨匆匆去。

只怊怅,年华误。

目断游丝情一缕。

断桥流水,夕阳飞絮,可是春归路。

楼头尽日还凝伫。

欲诉闲愁向谁诉。

蕙渚花飞天又暮。

醒时如醉,醉时如梦,梦也何曾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9:59

原文展示:

青玉案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韶光不怨匆匆去。只怊怅,年华误。目断游丝情一缕。断桥流水,夕阳飞絮,可是春归路。楼头尽日还凝伫。欲诉闲愁向谁诉。蕙渚花飞天又暮。醒时如醉,醉时如梦,梦也何曾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怅惘。诗人不怨恨光阴的匆匆流逝,只感到年华的误差带来的惆怅。远望断桥旁,游丝般的情感若隐若现,夕阳映照下的飞絮,正是春天归来的路。楼头上整日凝视,心中有许多无奈的闲愁,却无处诉说。蕙草荡漾,花瓣在天色渐暗时飘零。醒来的时候像是醉了,醉的时候又像是做梦,然而梦又从未真正存在过。


注释: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怨匆匆去:指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 游丝:形容细长而柔弱的情感。
  • 断桥流水:描绘一个凄美的景象,暗示离别与孤独。
  • 蕙渚:指有蕙草的水边,象征着恬静与美好。
  • 醒时如醉,醉时如梦:形容一种虚幻与迷茫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断桥流水”意象,可能与古代文人对离别和孤寂的感慨有关。古典诗词中常用桥、河流象征离别与思念,如《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澄涟,号孟潮,晚号香涛,清代诗人、学者。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

创作背景:

《青玉案》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作,反映了个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展现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开篇“韶光不怨匆匆去”,即是对时间流逝的认同与接受,尽管内心怅惘。接下来的“目断游丝情一缕”,则是细腻的情感描写,游丝象征着脆弱的情感,暗示着诗人与往事的缠绵。

“断桥流水,夕阳飞絮”描绘出一幅孤独的画面,夕阳与流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流动的水象征着不断流逝的时间,飞絮则暗示着过往的美好瞬间已成追忆。接下来“欲诉闲愁向谁诉”,表达了无法倾诉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的孤独感愈加深化。

整首诗在最后以“醒时如醉,醉时如梦”总结,展现出诗人对现实的迷茫与思考,醒与醉、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诗人在对时间的感慨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哲学的深刻领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韶光不怨匆匆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接受。
  2. 只怊怅,年华误:感叹年华的虚度与错失。
  3. 目断游丝情一缕:形象地描绘了细腻而脆弱的情感。
  4. 断桥流水,夕阳飞絮: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内心的孤独感。
  5. 可是春归路:暗示着春天的归来与希望。
  6. 楼头尽日还凝伫:表现了诗人整日凝望的状态。
  7. 欲诉闲愁向谁诉: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处倾诉的愁苦。
  8. 蕙渚花飞天又暮:以花飞与傍晚交替,映射时间的流逝。
  9. 醒时如醉,醉时如梦:描述一种迷失与虚幻的状态。
  10. 梦也何曾作:质疑梦境的真实性,强调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游丝”,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夕阳飞絮”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语句上有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悟,既有个人的情感,又有普遍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韶光:象征美好时光,流逝而不可追。
  • 游丝:象征细腻而脆弱的情感。
  • 断桥:象征离别与孤独。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夕阳:象征人生的黄昏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个词意为“美好的时光”? A. 年华
    B. 韶光
    C. 流水
    D. 飞絮

  2. “欲诉闲愁向谁诉”中的“闲愁”意思是? A. 忧愁
    B. 无聊的忧虑
    C. 孤独
    D. 忧伤

  3. “醒时如醉,醉时如梦”中表达的情感是? A. 醉酒后的快乐
    B. 生活的迷茫与虚幻
    C. 梦境的真实
    D. 醒悟后的清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尽管风格不同,但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龚自珍《青玉案》与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情感的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多了一份婉约与柔情,而龚自珍则更显哲理与深沉。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集》:收录作者的多部诗作,便于深入理解其风格与主题。
  • 《清代诗词研究》:对清代诗歌的风格、流派及其社会背景的全面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歌谣辞。邺城童子谣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闰月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十二月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九月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巴童答 钓鱼诗 夜饮朝眠曲 贾公闾贵婿曲 苦篁调啸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弃子逐妻 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悬首吴阙 包含纬的词语有哪些 兰结尾的成语 临危不顾 囿于见闻 金人缄口 夕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琐故 名门旧族 词义 蓬赖麻直 禁魇 首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