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9:00
青玉案 饯李州判为鄞县监病假摄政归
作者: 袁士元 〔元代〕
江城十月春犹小。问解印何须早。
水长官清健了。争如归去,长汀风月,依旧平分好。
谪仙襟度人间少。留借无缘意频悄。
近种棠阴犹草草。会看他日,腰金衣紫,五马来蓬岛。
在江城的十月,春天仍显得稚嫩。我问,何必急着去解印呢?
水长官已然清健,何必急于归去?长长的堤岸上,风和月光依旧分外美好。
身为谪仙,胸襟气度在世间少之又少。留给我无缘的意念,常常感到孤寂。
近来种下的棠树荫下,草草而已。希望到那时,能见到你腰佩金衣、紫袍的模样,
五匹骏马将你送到蓬莱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士元是元代的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题材,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袁士元为朋友李州判送行之际,李州判因病请假归乡,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青玉案》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城十月的景象与诗人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开篇以“江城十月春犹小”引入,展现了初秋的江城依然带有春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接着,诗人以“问解印何须早”表达了对友人急于归去的疑问,似乎在劝解其不必匆忙。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描绘了水长官的清健,暗指自然的美好与长久的陪伴,同时引入了“长汀风月”的意象,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自称“谪仙”,表明自己对世俗的超然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几句提到了对未来的期盼,描绘了友人未来的华美形象,反映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与期待。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展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望,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江城”指代的是哪里?
A. 山城
B. 江边的城镇
C. 海边的城市
“谪仙”在诗中形容的是谁?
A. 友人
B. 自谦的作者
C. 水长官
诗中提到的“长汀风月”象征什么?
A. 忧愁
B. 和谐美好
C. 匆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其风格更加柔婉细腻。而袁士元的《青玉案》则更显豪放与深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浓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