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0:28
原文展示:
待旦吟二首 曹勋 〔宋代〕
彼幽人兮何所思,忧耿耿兮天一涯。 举家亲属散百草,关山万里难追随。 更长不寐听鸣柝,寒风萧瑟如凄悲。 安得此身有羽翼,脱然避地能孤飞。 中宵起坐待明发,悄悄侧身听晨鸡。
白话文翻译:
那位隐士在想些什么呢?他的忧愁如同天边一样遥远。 全家的亲人像散落的草一样四处离散,关山万里难以追随。 夜更深了,无法入睡,听着打更的声音,寒风萧瑟,感觉凄凉悲伤。 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翅膀,能够独自飞离这片困境。 半夜起身坐着等待天亮,静静地侧身倾听晨鸡的叫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待旦吟二首》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期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曹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亲人和平安宁生活的深切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隐士的视角,抒发了对国家动荡和亲人离散的深切忧虑。诗中“忧耿耿兮天一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忧愁的深远和无边,而“举家亲属散百草”则生动地表现了战乱中家庭的破碎和离散。后两句“安得此身有羽翼,脱然避地能孤飞”表达了诗人对逃离困境、寻求安宁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隐士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和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忧国忧民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隐士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和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亲人和平安宁生活的深切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官员 C. 商人 D. 农民 答案:A
“忧耿耿兮天一涯”中的“天一涯”比喻什么? A. 忧愁的深远和无边 B. 天空的广阔 C. 时间的流逝 D. 空间的距离 答案:A
“举家亲属散百草”中的“百草”比喻什么? A. 分散、离散 B. 茂盛的植物 C. 丰富的资源 D. 美丽的景色 答案:A
“安得此身有羽翼”中的“羽翼”象征什么? A. 逃离困境、寻求安宁的渴望 B. 飞翔的能力 C. 保护的力量 D. 美丽的装饰 答案:A
“中宵起坐待明发”中的“中宵”指的是什么时间? A. 中午 B. 半夜 C. 黄昏 D. 清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