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9:14
尹母行
作者: 管讷 〔明代〕
云间尹母年十七,
嫁夫三年夫病卒。
舅姑在堂儿在褓,
自分茕茕守空室。
家贫何以为生理,
纫缝得钱奉甘旨。
门外春风自往来,
寒心一寸如灰死。
东家议姻张绮筵,
西邻通媒续断弦。
有山可移志不改,
冰霜凛凛心逾坚。
孤儿今年三十五,
教养成人应门户。
舅姑百岁俱寿臧,
华榜旌书照乡土。
九峰三泖清且奇,
柏舟泛泛淞之湄。
吾乡风俗有如此,
终古不愧尹母诗。
在云间,尹母年仅十七岁,
嫁人三年后,丈夫便去世。
舅舅和姑姑还在家中,孩子在襁褓中,
她只能孤单守着这空荡的房子。
家中贫困,怎样谋生呢?
她用针线缝纫赚些钱来奉养孩子。
门外春风自来往,
内心的寒冷如同灰烬般死去。
东家在议论婚事,张设华丽筵席,
西邻传来媒人续断的弦。
她的志向如山般坚定,
冰霜无情,内心却愈加坚韧。
孤儿如今三十五岁,
辛辛苦苦教养他成人,门第显赫。
舅姑百岁长寿,声名显赫,
华榜上书名照耀乡土。
九峰三泖清幽奇丽,
柏舟轻轻荡漾在淞水之边。
我乡的风俗就是如此,
永远不愧于尹母的诗篇。
作者介绍:管讷,明代诗人,擅长写古诗,注重描写人物情感与社会现实。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诗作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与坚韧精神,通过尹母的事迹,表现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品德,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执着。
《尹母行》是一首描写女性坚韧精神的诗歌,表达了尹母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与坚强。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她在贫困中自力更生的形象。开头几句交代了尹母的身世与境遇,接着描绘了她的内心挣扎与生活的困顿。面对周围人对她再婚的议论,尹母的志向愈加坚定,表明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春风与寒心的对比,映衬出尹母的孤独与坚韧。结尾部分则表现了尹母的教养成果,既彰显了她的成功,也反映了乡土风俗的延续。这首诗不仅是对尹母个人的赞美,更是对所有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勇敢前行的女性的礼赞,传递出一种正能量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坚韧与奉献的主题,赞美了女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尹母的生活状态,也传达了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尊重与赞美。
诗词测试:
尹母在多大年纪时结婚?
尹母丈夫去世后,她的生活状态是?
诗中提到的“寒心”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