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3:00
山上楼台山下城,朱旗夹道少人行。
春风寂寞莺花梦,落日悲凉鼓角声。
古冢金精来变幻,天池剑影随空明。
老僧趺坐忘尘虑,石溜何须恨不平。
在山顶的楼台与山脚的城池之间,朱色的旗帜夹道而立,行人稀少。
春风带来寂寞,似莺似花的梦境;落日的余晖下,传来悲凉的鼓角声。
古冢的金光闪烁,犹如变幻的梦幻;天池中的剑影在空中闪烁,似乎在追逐光明。
老僧静坐,忘却了尘世的烦恼;石溜流转,何必对不公的事心怀怨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敏,明代诗人,生于何处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其诗常蕴含哲理,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游览虎丘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悟。虎丘作为历史遗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描写山水与人文,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联“山上楼台山下城”设定了诗的背景,朱旗环绕的景象,勾勒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随着春风的吹拂,莺花的梦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寂寞的画面。落日的悲凉与鼓角声的响起,仿佛在提醒人们历史的悲壮,内心的不安与惆怅。
进入中间两句,诗人通过古冢的金光与天池的剑影,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意象,反映出时间的变幻与人生的无常。最后,老僧的静坐象征着对尘世烦恼的超然,水流的声音则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对不公的释然。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层层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与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对自我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旗夹道”所描绘的场景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落日悲凉鼓角声”中的“鼓角声”象征什么?
“老僧趺坐忘尘虑”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吕敏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历史的思考,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