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4:44
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
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
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
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
庭院里竹子和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清凉的气息早已弥漫。孤独的灯光照在高僧盘腿而坐的身影上,他在晨曦中静坐。清风拂过,仿佛唤醒了鹤的梦,淡淡的云朵下,钟声渐渐隐去。世间的纷扰我已永远遗忘,内心空灵,万事万缘也随之了然。
本诗中提到的“高僧”与“鹤”都是佛教文化中的象征。高僧代表着修行与超脱,而鹤则象征着清高与长寿。诗中借景抒情,表达出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理想境界,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与追求。
作者介绍:沈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融入个人情感,颇具禅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或许在某个高僧的庙宇中,感受到深厚的禅意与秋日的清冷,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尘世烦恼的超然态度。
《秋夜宿东白启师方丈》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高僧的修行,传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淡泊与超然。首联“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意,给人以静谧的感受。随后“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描绘了高僧在晨曦中静坐,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专注。接着“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以清风、鹤梦、钟声等意象,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仿佛一切都在此刻得到了升华。最后“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诗人表达出对尘世的遗忘与内心的解脱,达到一种心灵的清净。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形成了深邃的禅意,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高僧的修行,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淡泊与超然,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理想,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竹梧满秋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孤灯照跏趺”中的“跏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高僧”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