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尽夜坐三首》

时间: 2025-07-12 12:38:05

诗句

疾痛呼天天岂知,知而不管亦何为。

偶拈白傅长庆集,又得驩欣片子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2:38:05

原文展示

春尽夜坐三首
疾痛呼天天岂知,
知而不管亦何为。
偶拈白傅长庆集,
又得驩欣片子时。

白话文翻译

春天即将结束,我在夜里静坐,感到身体的疾痛,呼天喊地却无人知晓。即使有人知道我的痛苦,但不加以理会又有什么意义呢?偶尔翻阅白傅(白居易)的《长庆集》,又得到了几分欢欣和慰藉。

注释

  • 疾痛:身体上的疼痛。
  • 呼天:大声呼喊,表达无奈与愤懑。
  • 白傅:指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 长庆集:白居易的诗集,名为《长庆集》。
  • 驩欣:欢喜、欣悦,指在阅读中获得的愉悦感。
  • 片子时:片段的时间,指短暂的阅读带来的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即将结束时,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与身体的痛苦,同时借助白居易的诗作寻求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苦痛的反思与对艺术的依赖。

诗歌鉴赏

《春尽夜坐三首》通过生动的语言与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开篇以“疾痛呼天天岂知”引入,展现了诗人身处的痛苦境地,呼天喊地的无奈感使读者感同身受。接着,诗人以“知而不管亦何为”反映出对社会冷漠的无奈,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疏离。最后,诗人透过偶尔翻阅白居易的《长庆集》,找到了一丝心灵的慰藉,表现出艺术对痛苦生活的调和作用。这一转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也隐含了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积极态度。整首诗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哲思,既感人又发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疾痛呼天天岂知”:表达诗人身体上的痛苦,感到无助,仿佛上天也无动于衷。
    • “知而不管亦何为”:即使知道痛苦也无人关心,令人失望。
    • “偶拈白傅长庆集”:偶尔翻阅白居易的诗集,寻求一种精神寄托。
    • “又得驩欣片子时”:在阅读中获得片刻的欢欣与慰藉。
  • 修辞手法

    • 对偶:如“知而不管亦何为”,对比了知与不管的状态,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 拟人:上天似乎有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
  • 主题思想

    •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生存的痛苦与艺术的救赎,体现了诗人通过文学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欢愉。

意象分析

  • 疾痛:象征人的脆弱与无奈,反映生命中的痛苦。
  • 呼喊:表现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求索。
  • 白傅(白居易):象征文学的安慰力量,体现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傅”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人通过翻阅《长庆集》获得了什么?

    • A. 失落
    • B. 欢欣
    • C. 疼痛
    • D. 忧愁
  3.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爱情
    • B. 生活的痛苦与文学的慰藉
    • C. 自然景色
    • D. 友谊

答案

  1. C. 白居易
  2. B. 欢欣
  3. B. 生活的痛苦与文学的慰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白居易:两位诗人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杨万里的诗更显抒情,白居易则更具社会批判性。两者都运用自然意象表达生命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精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千里酸风 沁园春 满江红(和李圆峤话别) 踏莎行·闲游 论盛孝章书 /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百志诗 宋定伯捉鬼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酸枣令刘熊碑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怵 肉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名价日重 王字旁的字 博开头的成语 事款则圆 白鲢 扫毒 入铁主簿 三点水的字 便辞巧说 小字头的字 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是冤家不聚头 碰头会 想方设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