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42:54
雁门翼处不身亲,
成事安知非楚人。
何事当年良史笔,
啬于一传著功臣。
在雁门的边翼之地,我并未亲身到过,
成就一番事业,怎知其中就没有楚国的人呢?
为何当年那位优秀的史官,
却对功臣的事迹如此节省,难以一一记录?
“雁门”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作为英雄出征的象征。“楚人”则常用来指代古代楚国的勇士或智者,代表了才智与勇气的结合。诗中提到的“良史”可能指的是司马迁等史家,他们记录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对历史记录的重视。
作者介绍:萧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风格清新,常以历史为题材,关注英雄人物以及历史的真实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通过回顾历史,反思历史记录的选择性与局限性,表现出对历史真实的追求。
《读史》以简洁而深邃的笔触,探讨了历史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诗的开篇提到“雁门翼处”,引发读者对边疆英雄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接着,诗人以“成事安知非楚人”提出一个反思: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功臣与英雄是否被遗漏,是否真正被理解与认可。这种对历史的质疑,揭示了历史书写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尤其最后两句,诗人以“良史笔”来批判历史记录的吝啬,暗示着历史的伟大人物与事迹常常受到忽视。这首诗不仅对历史进行了反思,也让人对英雄的真实面貌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充满了对历史的不满与对真相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历史的记录与真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历史公正与全面性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雁门”指的是:
A) 古代名山
B) 边防重地
C) 文化名城
“何事当年良史笔”中的“良史”是指:
A) 好的文学作品
B) 优秀的史官
C) 历史书籍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
A) 对历史的赞美
B) 对历史记录真实性的反思
C) 对英雄的崇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