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09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
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
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
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
亲戚不为助,涕泣感道傍。
昔有王氏老,身为尚书郎。
亲死弃不葬,簪裾日翱翔。
白骨委庐陵,宦游在岐阳。
一旦有丈夫,轩轩类佯狂。
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
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谁当。
汝身暖丝绵,汝口甘稻粱。
衣食未尝废,此事乃可忘。
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
傍人漫不知,相视空茫茫。
终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偿。
儿女病手足,相随就沦亡。
鄙夫本愚悍,过耳风吹墙。
明年及前期,长子忧骭疡。
一麾守巴峡,双柩还故乡。
弱息虽仅存,蹒跚亦非良。
谁言天地宽,纲目固自张。
古事远不信,近事世所详。
企张非求福,祸败当惩王。
〈嘉祐末年,李士宁言,王君事于右扶风,其报甚速。
张夫人,南都人,孔推官常甫作诗言其贤,邀余同作,并言李生事,或足以警世云。
〉主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09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作者:苏辙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
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
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
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
亲戚不为助,涕泣感道傍。
昔有王氏老,身为尚书郎。
亲死弃不葬,簪裾日翱翔。
白骨委庐陵,宦游在岐阳。
一旦有丈夫,轩轩类佯狂。
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
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谁当。
汝身暖丝绵,汝口甘稻粱。
衣食未尝废,此事乃可忘。
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
傍人漫不知,相视空茫茫。
终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偿。
儿女病手足,相随就沦亡。
鄙夫本愚悍,过耳风吹墙。
明年及前期,长子忧骭疡。
一麾守巴峡,双柩还故乡。
弱息虽仅存,蹒跚亦非良。
谁言天地宽,纲目固自张。
古事远不信,近事世所详。
企张非求福,祸败当惩王。
嘉祐末年,李士宁言,
王君事于右扶风,其报甚速。
张夫人,南都人,
孔推官常甫作诗言其贤,
邀余同作,并言李生事,
或足以警世云。
女子不应自谦为弱,男子又何必自诩为强。
你看张夫人,经历了十五个丧事。
她头上已不再佩戴发饰,箱中也不再有华美衣裳。
她为亡人筑坟,连绵的丘陵上,松柏苍翠茂盛。
亲戚们没有前来相助,她在道旁泪流满面。
从前有位王氏老者,身为尚书郎。
亲人去世却抛弃不葬,日子里潇洒飘荡。
白骨无人安葬,宦游于岐阳。
一旦有了丈夫,便表现得恍若癫狂。
彼此相对识心腹,开口便言灾祥。
哀叹你平生所为,究竟谁来承担?
你身暖如丝绵,口中美食甘如稻粱。
衣食从未缺少,此事岂可遗忘?
一言触动心肝,投身拜于床前。
旁人却毫不知晓,相视而无言茫然。
最终说你不悔过,物理终将偿还。
儿女病痛相随,伴随而沦亡。
鄙夫本愚笨,耳边风吹墙。
明年及前期,长子忧心腿伤。
一声号令守巴峡,双柩归故乡。
弱息虽仅存,蹒跚亦非良。
谁说天地宽广,纲目自有其张。
古事难以深信,近事世人皆知。
企图张扬非求福,祸败必有其惩。
嘉祐末年,李士宁言,
王君事于右扶风,报应甚为迅速。
张夫人,南都人,
孔推官常甫作诗言其贤,
邀我同作,并提及李生事,
或足以警世云。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涧翁,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苏轼的弟弟。其诗、文、词皆有建树,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
此诗创作于苏辙与孔常父共同作诗时,因张夫人经历的丧事而引发的思考。张夫人的坚韧与无私,成为了诗人们讴歌的对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思。
苏辙的《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以张夫人的坚忍不拔为主题,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家庭丧失时的伟大与坚强。诗中以“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开篇,直接反驳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表达了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张夫人经历了十五次丧事,然而她的坚韧使她不再追求华丽的装饰,而是将心力投入到丧失的亲人安葬上。
诗中不仅描绘了张夫人的品德,更通过对比王氏老者的态度,揭示了人性的冷漠与社会的无情。王氏老者弃亲而去的行为,与张夫人形成鲜明对照,突显了张夫人的高尚品质。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责任的重要,表现出对女性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张夫人致敬的诗歌,更是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感同身受,展现出苏辙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全诗以张夫人为中心,探讨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批判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强调了责任与坚韧的重要性。诗中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选择题:诗中提到张夫人经历了多少次丧事?
判断题:王氏老者在亲人去世后选择了抛弃不葬。
填空题:诗中提到“亲戚不为助,涕泣感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