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4: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18:36
原文展示:
望熊耳山 王禹偁 〔宋代〕
谪居多与俗为邻,熊耳当门入望频。 感谢双峰对双眼,也胜逢见等闲人。
白话文翻译:
我被贬谪居住的地方,常常与世俗为邻,熊耳山正对着我的门前,频繁地映入我的眼帘。 我感激那熊耳山的双峰,它们对视着我的双眼,这种相遇,胜过了遇见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以直言敢谏著称,多次被贬谪。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被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世俗的疏离感。熊耳山的美景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使他感到与自然的亲近胜过与世俗之人的交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激之情。诗中,“谪居多与俗为邻”一句,既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境遇,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的厌倦。而“熊耳当门入望频”则描绘了熊耳山频繁映入眼帘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感谢双峰对双眼,也胜逢见等闲人”,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激,认为与自然的亲近胜过与平凡人的交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激和对世俗的疏离。通过描绘熊耳山的美景,诗人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认为与自然的亲近胜过与平凡人的交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谪居多与俗为邻”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喜爱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自然的厌倦
诗中“感谢双峰对双眼”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也胜逢见等闲人”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 A. 自然胜过世俗 B. 世俗胜过自然 C. 自然与世俗同等 D. 自然与世俗无关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