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5:27
原文展示:
病起思归 王禹偁 〔宋代〕
年年多病转思山, 终日呻吟簿籍间。 叔夜养生休著论, 陶潜难死只因闲。 又移郡印三年调, 未报君恩两鬓斑。 安得便归田里去, 松篁泉石掩迤关。
白话文翻译:
每年多病时更加思念山林, 整日在文书间呻吟。 叔夜养生的理论不必再著, 陶潜之所以难以死去,只因他闲适。 又调任郡印三年, 未曾报答君恩,两鬓已斑白。 如何才能回到田园中去, 松竹泉石掩映着曲折的关隘。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因病思归,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禹偁因病在官场中感到疲惫,思念田园生活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能报答君恩的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病而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中,“年年多病转思山”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因病而更加思念山林的情感。“终日呻吟簿籍间”则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疲惫和无奈。“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两句,通过对叔夜和陶潜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养生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未能报答君恩的愧疚。最后两句“安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掩迤关”则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叔夜”是指: A. 魏晋时期的养生家 B. 东晋诗人陶渊明 C.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 D. 唐代诗人李白 答案:A
诗中“陶潜难死只因闲”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养生生活 D. 闲适生活 答案:D
诗中“又移郡印三年调”一句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什么情况? A. 频繁调动 B. 长期任职 C. 退休归隐 D. 升官发财 答案:A
诗中“松篁泉石掩迤关”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官场生活 B. 田园风光 C. 城市繁华 D. 战争场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