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44
柱后峨冠久未还,江南行府使旗鲜。
陈陈洪庾催输粟,往往吴山即铸钱。
暝月早霞千里国,废楼残社六朝天。
时清宪笔无弹劾,供助骚人藻思妍。
戴着高高的法冠已经很久没有归还,江南的行府使旗鲜艳夺目。
陈陈洪庾催促着输送粮食,常常在吴山就地铸钱。
夜幕下的月亮和清晨的霞光覆盖着广阔的国土,废弃的楼阁和残破的社稷见证了六朝的兴衰。
在清平的时代,宪笔不再用于弹劾,而是用来辅助文人墨客的文思,使之更加优美。
作者介绍: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宋祁在江南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诗中“柱后峨冠久未还”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坚守,也暗示了对归乡的渴望。“陈陈洪庾催输粟,往往吴山即铸钱”则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经济活动,展现了其繁荣景象。后两句“暝月早霞千里国,废楼残社六朝天”则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时清宪笔无弹劾,供助骚人藻思妍”则表达了在清平时代,法律文书不再用于弹劾,而是用来辅助文人的创作,体现了时代的和谐与文化的繁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了在清平时代,法律文书不再用于弹劾,而是用来辅助文人的创作,体现了时代的和谐与文化的繁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柱后峨冠久未还”一句暗示了什么? A. 诗人对江南的喜爱 B. 诗人在江南的长期任职 C. 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D. 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
“陈陈洪庾催输粟”反映了江南地区的什么活动? A. 政治活动 B. 经济活动 C. 文化活动 D. 军事活动
“暝月早霞千里国”描绘了什么? A. 江南的自然风光 B. 江南的历史遗迹 C. 江南的经济活动 D. 江南的政治机构
“时清宪笔无弹劾”体现了什么? A. 时代的和谐 B. 时代的动荡 C. 时代的变迁 D. 时代的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