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9: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9:51:51
丁尚书挽词二首
司马光
凤跸游汾曲,非态得传人。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游。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如何天不憖,志业未全伸。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丁尚书的哀悼。诗中提到,凤车(皇帝的车)沿汾水而游,虽然仪态非凡,却未能传承给后人;闺房之中,地位依然显赫,教诲却愈加深奥。与黄阁的论道,侍奉紫宸的学问,都是极其高尚的追求。可为何老天不眷顾,未能使志向和事业得以完全实现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他的诗文风格朴实,注重表达情感和道德教化。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丁尚书去世后,为表达对他的哀悼和对其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而作。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充分体现了司马光对丁尚书的深切怀念与惋惜。开篇以“凤跸游汾曲”引入,展现了丁尚书作为一个重要人物的光辉形象,然而随即转入对其后人传承的思考,表明即便有再高的地位,也难以保证理想与抱负的延续。诗中“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游”一句,突显了个人地位虽高,但教诲却更显得艰深,显示出对丁尚书学问的了解与敬重。
接下来的“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则描绘了丁尚书追求知识与权力的努力,诗人似乎在对照丁的追求与自己的反思,感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最后一句“如何天不憖,志业未全伸”则是对命运的无奈与不平,表达了对未能完成抱负的痛惜,诗意深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丁尚书的怀念,反映了士人对于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对人生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凤跸游汾曲”中“凤跸”指的是:
A. 一种鸟
B. 皇帝的车
C. 一条河
D.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黄阁”主要象征:
A. 皇宫
B. 学问殿堂
C. 家庭
D. 田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司马光的这首挽词更为沉郁,李白则以豪放的风格展现个人理想。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