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3: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3:57:44
过邺下吊高神武
唱罢阴山敕勒歌,
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
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
九龙风雨聚漳河。
祇今尚有清流月,
曾照高王万马过。
唱完阴山的敕勒歌,英雄在老年时常常泪流满面。
生前持有魏武帝的朝天笏,死后赠给条侯的杀贼戈。
六镇的华夷之地传来消息,九龙的风雨聚集在漳河上。
如今只有清流的明月,曾经照耀着高王的万马奔腾。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随园,晚号洙泗山人。以其独特的性格和风格,成为清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人生感悟,同时也反映社会现实。
《过邺下吊高神武》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表达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过邺下吊高神武》以怀古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歌的开篇以“唱罢阴山敕勒歌”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接下来提到的“英雄涕泪老来多”,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英雄虽然曾经风光无限,终究也难逃岁月的侵蚀,令人唏嘘不已。
在生死交替的描绘中,“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诗人通过对魏武帝和条侯的提及,展示了历史的悲剧性和英雄的命运。权力与荣光的象征——朝天笏,和战斗的象征——杀贼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权力与责任的复杂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表现出时局动荡不安,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奈和忧虑。最后一句“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则是对比的升华,清流明月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历史再辉煌,终究会归于平静,留下的只有淡淡的回忆。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英雄命运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权力与责任、辉煌与平淡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和对现实的思考。
“阴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英雄的起源
C. 战争的悲剧
D. 和平的象征
“九龙风雨聚漳河”中的“九龙”象征着什么?
A. 历史人物
B. 动荡的局势
C. 英雄的力量
D. 生活的琐碎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A. 欢快
B. 悲伤与怀旧
C. 愤怒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