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54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八月的凉风中,天气清澈晶莹,万里无云的银河在明亮的夜空中闪耀。黄昏时分,南楼显得清晰而浅淡;清晨时分,西山的影子横贯天空。洛阳城的城阙高耸在天际,长河的波光粼粼映照在千家万户的门前。高低起伏的屋顶交错相连,华丽的画堂与琼户显得格外和谐。云母帐前的水波轻轻荡漾,水晶帘外的波光曲折延展。那明亮的银河如同白练般悠然飞舞,再次从东城的方向延伸到南陌。南陌上的征人早已不归,今夜又是哪个人家在捣制寒衣?鸳鸯织机上,微弱的萤火虫在飞舞;乌鹊桥边,一只大雁孤独而飞。大雁飞去,萤火虫的忧愁难以消解,我坐在这里,看到明亮的银河渐渐消失。如今我已能随意舒展和卷起,就像那浮云一样,不再惜别光辉,让月光流淌。明亮的银河可望而不可及,我真希望能乘着木筏去问问渡口的情况。更想带着织女的机石,去寻访成都的算命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八月,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向往,背景中透着浓浓的乡愁。
《明河篇》是一首描写秋夜美景与抒发思念之情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清丽的秋夜。诗人以“八月凉风”引入,营造出清爽的氛围,接着描绘“万里无云河汉明”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在诗中,诗人通过“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增强了诗的层次感。“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则突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富有生活气息。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个人情感:“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牵挂。通过“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的意象,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结尾处,诗人以“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与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情的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故人的深切眷恋与无奈。在美丽的夜空下,诗人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也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巧妙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明河篇》的作者是谁?
诗中“明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谁家今夜捣寒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