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08:30
送卢秀才游潞府
贾岛 〔唐代〕
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
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
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
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在雨后大地滋润的时刻,风没有卷起尘沙。
日头在边疆,文思却稀少,我在这里为你送行,吟唱着明月的华彩。
经过山岭来到相府,临近水边投宿在僧人的家中。
你能够赋诗,何必屈服于长久的流逝,春天的宴会正在杏花盛开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吟月华”可以理解为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的良好祝愿。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字阆风,号梦窗,山西人。他与王维并称,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多以五律和绝句见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贾岛送别友人卢秀才游潞府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交游风尚。
《送卢秀才游潞府》是一首写意恬淡、情感真挚的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的开头两句“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雨后空气清新,风平浪静,给人一种安详舒适的感觉。这种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不安形成了对比,暗示了送别之时的依依不舍。
接下来的“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惆怅。边疆的生活使得文思稀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而吟唱明月下的华美景象,更是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两句,描绘了卢秀才的行程。过山经过相府,临水而宿,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心。
最后两句“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诗人在这里鼓励卢秀才,不必屈服于时间的流逝,应当抓住春天的美好,积极参与生活的盛宴。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真挚与人生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
描述雨后清新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
反映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心,以及因离别而生的惆怅。
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
描述卢秀才的行程,展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鼓励卢秀才把握时光,参与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士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风沙满天
B. 雨后清新
C. 夜晚黑暗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吟月华”是指什么?
A. 朗读月光的美丽
B. 书写诗篇
C. 旅行的乐趣
答案:A
诗人对友人卢秀才有怎样的情感?
A. 无所谓
B. 关心与祝福
C. 忍耐与等待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与贾岛的《送卢秀才游潞府》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孤独与离别的感伤,而贾岛则融入了对未来的期许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