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永遇乐》

时间: 2025-04-26 05:01:42

诗句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忘。

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

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

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

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

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

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42

原文展示:

《永遇乐》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忘。
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
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
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
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
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
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述了一个人身处绝壁孤云之间,身旁有冷泉和高耸的竹子,茅草屋似乎已被人遗忘。他已经在这里滞留了三年,思念的情感在千里之外,梦境中仿佛风烟飘荡。老天爷似乎对他开玩笑,依然把他困在世俗的羁绊中。他的身体就像一只孤舟,在浩瀚的风浪中漂泊。中台的黄土堆积,官仓里的红色腐朽,换来了世俗的容貌和状态。在枕边吟咏诗句,梦中得到了灵感,虽然笑了却依然感到惆怅。可怜的是,镜子里映出满头的白发,虽然有所成就,却如同名声般千丈高。最后,他问什么时候能喝酒如江河一般,自由地歌唱,放纵自我。

注释:

  • 绝壁:指陡峭的山壁。
  • 孤云:孤独的云,形容孤寂的环境。
  • 冷泉:清凉的泉水,象征着宁静。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羁鞅:指束缚,限制。
  • 扁舟:小船,象征孤独漂泊。
  • 浩浩:形容广阔而浩荡的气势。
  • 星星白发:形容年纪渐长,白发苍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池,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词人,兼擅诗文,尤其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兼有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永遇乐》创作于元好问的晚年,时值金朝灭亡,社会动荡,个人生活的困扰与不安,促使他写下这首词,倾诉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永遇乐》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词的开头通过“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忘”描绘了一个孤寂的环境,仿佛身处世外桃源,让人感受到一种隔绝尘世的宁静。然而,随之而来的“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又将这种宁静打破,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遥远,使得思念之情愈加沉重。

在情感的表达上,词人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的无奈。“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将自我比作一叶扁舟,在浩荡的风浪中漂流,流露出一种无助和孤独感。同时,他又通过“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表达了对自我放纵、追求自由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矛盾,最终在对自由的向往中留下一丝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忘。:描绘一个隔绝于世、宁静的环境。
  • 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远距离,梦境中仿佛有风烟的飘渺。
  • 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苍天似乎在开玩笑,困住我在世俗的束缚中。
  • 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比喻自己如同孤舟,在风浪中漂泊,表达无奈与孤独。
  •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对比官场的腐败与个人的世俗,感叹人生的无奈。
  • 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在梦中获得灵感,虽然笑着,但内心仍感惆怅。
  • 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白发苍苍,成就与名声的对比,反衬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对自由与放纵的渴望,表达对人生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此身似扁舟一叶”以舟比人,表达孤独感。
  • 对仗:整首词在形式上具有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句式的重复使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永遇乐》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孤独、思念与对自由的渴望,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俗的束缚。词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哲理性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与隔绝。
  • 冷泉:象征宁静与清澈。
  • 扁舟:象征漂泊与无助。
  • 白发:象征年华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永遇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元好问
    • D. 苏轼
  2. 诗中“此身似扁舟一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幸福
    • D. 愤怒
  3. 词中“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自由
    • C. 名声
    • D. 权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对比元好问的《永遇乐》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苏轼通过历史和个人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情怀,而元好问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反思,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研究》
  • 《古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吕】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 【双调】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 【中吕】山坡羊_酒友刘伶不 【中吕】朝天子_和贯酸斋小 【正宫】小梁州 【双调】殿前欢_春游上花台 【越调】天净沙_马谦斋园亭 【越调】天净沙_行边宿国幽 【南吕】金字经_春怀瘦影孤 【越调】小桃红_湖上和刘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恬不知怪 包含熔的词语有哪些 断圭碎璧 孳孳矻矻 双人旁的字 流延 朝蝇暮蚊 露红烟紫 表背匠 弓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檀香 包含碟的词语有哪些 干浴 龍字旁的字 笔下有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