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04
映竹为园,借花藏屋,垒石成路。
绿水阑干,黄梅庭院,翠滴衫边雨。
蓬莱人物,峨眉兄弟,小觅池亭幽步。
同谁将荆关粉本,萧斋画得如许。
徘徊徙倚,垫巾脱帽,随意临流选树。
啜茗桐阴,摊书藓磴,聊伴沙鸥住。
斑斑雨点,阴阴麦浪,分付棕鞋归去。
柴扉掩风灯飐夜,水钟敲暮。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园林景象。映竹的园子,借着花朵遮掩的房屋,石头垒成的小路。绿水环绕着栏杆,黄梅花开在庭院,雨水轻轻地滴落在翠绿的衣衫上。蓬莱仙人,峨眉兄弟,轻轻地在池塘和亭子之间漫步。不知与谁一起将荆关的粉本画得如此美丽。徘徊倚靠,脱下帽子,随意在流水边挑选树木。坐在桐树阴下啜饮茶水,摊开书本在苔藓铺就的台阶上,随意伴着沙鸥。斑斑的雨点,波浪翻滚的麦田,嘱托棕色的鞋子归去。柴门掩闭,风灯摇曳在夜晚,水钟敲响了暮色。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工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作品多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园林景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幽静自然的园林环境,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词中运用的意象,如“映竹”、“绿水”、“黄梅”等,均展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尤其是“啜茗桐阴,摊书藓磴”的描写,更是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清代的文人中尤为常见,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词情景交融,细节丰富,通过对雨点、麦浪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诗人在结束时提到“柴扉掩风灯飐夜,水钟敲暮”,不仅是对夜晚的描写,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映竹为园”指的是什么?
A. 竹子做的房屋
B. 竹子围成的园子
C. 竹子装饰的道路
“啜茗桐阴”中的“啜茗”是什么意思?
A. 吃茶
B. 喝茶
C. 赏茶
诗中提到的“柴扉掩风灯”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白天的喧闹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个结构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陈维崧的《永遇乐》,不论是从诗的内容、背景、意象到形式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