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20
碧浸篱门,青黏屋角,风叶鸣路。山后池塘,水边帘阁,色染潇湘雨。鸭阑鹿柴,棕鞋桐帽,閒数花须微步。日长时据梧捉麈,清谈大有支许。金门赐浣,玉堂延客,过赏萧斋烟树。绿笋朱樱,金齑雪鲙,临别重牵住。少焉暝结,且随渔唱,摇艇悠然而去。还相订频将香茗,共消晨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篱笆被碧绿的水映衬,屋角沾染着青色的湿气,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山后有一个池塘,水边有帘阁,雨水将潇湘的色彩染透。鸭子在栏边,鹿在林间,诗人穿着棕色鞋子,戴着桐木帽,悠闲地在花丛间踱步。白天漫长,坐在梧桐树下,随意捉着飞虫,清谈中收获很多。金门赐予我洗涤,玉堂延请我作客,经过这里,欣赏到萧斋的烟树。绿笋和红樱,金色的鲑鱼和雪白的鱼片,临别时依依不舍。稍作停留,随着渔歌,摇着小艇悠然离去。还约定常常共饮香茗,消磨早晚的时光。
陈维崧(约1626-1682),清代诗人,字仲明,号兰亭,生于浙江绍兴。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以及咏史抒怀,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诗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描写了诗人在与友人相聚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碧浸篱门”引入,先用色彩的描写营造出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接着通过“风叶鸣路”的细节,展现出风的轻柔与自然的生动。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池塘与帘阁的景象,利用“色染潇湘雨”一句,让人感受到湘水的清澈和雨水的诗意,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接着,描写生活的闲适和友人间的清谈,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后半部分则是对友人和美食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温馨的社交场景。诗人通过“绿笋朱樱,金齑雪鲙”描绘出美味的食物,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最后,诗人虽有离别之感,但依然希望常常相聚,共享生活的乐趣,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作,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情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温情。这种向往与珍视的情感贯穿始终,令人感受到宁静与美好。
诗中“碧浸篱门”意指:
A. 倒影清澈的水
B. 田园的宁静
C. 生活的忙碌
“色染潇湘雨”中的“潇湘”指的是:
A. 江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南地区
诗人对友人和美食的描写主要表达了: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