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越调】天净沙_马谦斋园亭》

时间: 2025-07-27 10:56:15

诗句

马谦斋园亭簪缨席上团栾,杖藜松下盘桓,喷玉西风脆管。

雪芳亭畔,秋香一树金丸。

雪中酬王一山瑶园树老琼枝,玉奴酒捧金卮,十二阑干倚徙。

探梅人至,灞桥诗等多时。

春情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

柳衰花病,春风何处莺莺?

明月楼上有赠意中千里婵娟,楼头几度团圆?

灯下些儿空便。

柳惊花颤,何时长在樽前?

由德清道院来杭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又上西湖去马。

放心不下,姚源亭梅花。

寒夜书事月移影落冰池,烟消香护帘衣,枕上佳人未知,雪篝重被,小梅招得春归。

桃源洞苍云朵朵奇峰,翠蓬隐隐仙宫,醉眼帘花儿重?

小桃溪洞,刘郎不信秋风。

春晚翠帘不卷钩闲,华堂长见门关,血指频将泪弹。

玉人愁惯,杏花楼上春残。

秋感翠萍波底游鱼,碧梧井上啼乌,独立西风院宇。

相思何处?

芭蕉一卷愁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56:15

原文展示:

马谦斋园亭簪缨席上团栾,杖藜松下盘桓,喷玉西风脆管。雪芳亭畔,秋香一树金丸。雪中酬王一山瑶园树老琼枝,玉奴酒捧金卮,十二阑干倚徙。探梅人至,灞桥诗等多时。春情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柳衰花病,春风何处莺莺?明月楼上有赠意中千里婵娟,楼头几度团圆?灯下些儿空便。柳惊花颤,何时长在樽前?由德清道院来杭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又上西湖去马。放心不下,姚源亭梅花。寒夜书事月移影落冰池,烟消香护帘衣,枕上佳人未知,雪篝重被,小梅招得春归。桃源洞苍云朵朵奇峰,翠蓬隐隐仙宫,醉眼帘花儿重?小桃溪洞,刘郎不信秋风。春晚翠帘不卷钩闲,华堂长见门关,血指频将泪弹。玉人愁惯,杏花楼上春残。秋感翠萍波底游鱼,碧梧井上啼乌,独立西风院宇。相思何处?芭蕉一卷愁书。

白话文翻译:

在马谦斋的园亭中,佩戴着华丽的饰品,坐在宴席上,悠闲地交谈;在松树下拄着拐杖,慢慢游玩,西风阵阵,乐声如玉般清脆。在雪花纷飞的亭子旁,秋香飘散如金色的果实。雪中与王爷相会,瑶园的树已老,琼枝依然,玉奴捧着金杯,倚靠在栏杆旁。探梅的人来了,灞桥的诗篇已读了许久。春情如同一言半语,恩情绵延,三番两次的叮嘱,誓言在万劫千生中不变。柳树衰败,花儿凋零,春风何在,莺儿何处?明月照在楼上,送来千里意中人,楼头几度团圆?灯下的心事空虚而无依。柳树惊动,花儿颤动,何时才能在杯前长久相聚?从德清道院来到杭地,丹炉里的朱砂好养,洞门紧闭,青霞久久不散,西湖的马儿又要去。心中挂念,不忘姚源亭的梅花。寒夜写字,月影移落在冰池上,烟消香气护着帘子,枕上的佳人不知情;雪篝灯下,重重被子,小梅唤来春归。桃源洞里苍云朵朵,奇峰隐隐如仙宫,醉眼望着帘花重重;小桃溪洞,刘郎不信秋风的到来。春晚时分,翠帘不卷,华堂长见门紧闭,手指频频流泪。玉人愁苦,杏花楼上春已残。秋天感觉到翠萍波底的游鱼,碧梧井上啼叫的乌鸦,独立在西风的院宇之中。思念何处?芭蕉一卷愁书。

注释:

  • 簪缨:指华丽的服饰。
  • 杖藜:拄着拐杖,表示年长或行动不便。
  • 喷玉西风:形容乐器声如玉石般清脆,西风送来音韵。
  • 酬王:与王某人相会。
  • 金卮:金制的酒杯。
  • 探梅人:欣赏梅花的人。
  • 丁宁:叮嘱。
  • 万劫千生誓盟:形容誓言的坚定。
  • 杏花楼:形容春天的美景与愁苦的心情。
  • 相思:思念之情,表达对远方人的怀念。

典故解析:

  • 桃源洞:源自《桃花源记》,象征着理想境界和归隐生活。
  • 刘郎:可能借指“刘郎春归”的典故,暗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生活情感,风格细腻,常用自然景物抒情。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爱情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空下的情感与心境。

诗歌鉴赏:

《越调·天净沙_马谦斋园亭》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作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雪芳亭”、“瑶园”、“梅花”等,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又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切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张可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柔情。诗中反复提及的“柳”、“花”、“月”不仅是自然的写照,更是情感的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感悟。

在情感的层面上,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春的盎然生机与秋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的追求。整首诗在音韵的把握上也十分讲究,细腻的对仗和韵律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谦斋园亭簪缨席上团栾:在马谦斋的园亭中,佩戴华丽的饰品,坐在宴席上。
  2. 杖藜松下盘桓:在松树下拄着拐杖,慢慢游玩。
  3. 喷玉西风脆管:西风送来清脆的乐声,如玉器般悦耳。
  4. 雪芳亭畔,秋香一树金丸:雪中的亭子旁,秋香飘散如金果。
  5. 雪中酬王一山瑶园树老琼枝:雪中与王爷相会,瑶园的老树依然美丽。
  6. 玉奴酒捧金卮,十二阑干倚徙:玉奴捧着金酒杯,倚靠在栏杆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喷玉西风”,将乐声比作玉的清脆。
  • 拟人:如“柳惊花颤”,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春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所蕴含的深情厚意,使其成为传世之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离别。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象征思念与团圆。
  • :象征青春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马谦斋园亭中,作者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宴席与游玩
    B. 战争与离别
    C. 书院与学习

  2. “喷玉西风脆管”中的“喷玉”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玉器
    B. 清脆的乐声
    C. 细腻的玉石

  3. 诗中反复提到的“柳”象征着什么? A. 忍耐与坚韧
    B. 柔情与离愁
    C. 美丽与繁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可久与李清照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探讨两位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元曲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秋送卢判官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 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 顾渚行寄裴方舟 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 薛卿教长行歌(时量移湖州别驾) 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 送吴冯游京 酬秦系山人戏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包含返的成语 包含谔的词语有哪些 扶急持倾 甘字旁的字 天泣 肆言无忌 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本义 权勇 摄官承乏 幺字旁的字 铁箍 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沉心静气 两心相悦 两点水的字 误笔成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