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3:40
获鬼章二十二韵
苏轼 〔宋代〕
青唐有逋寇,白首已穷妖。
窃据临洮郡,潜通讲渚桥。
庙谋周召虎,边帅汉班超。
坚垒千兵破,连航一炬烧。
擒奸従窟穴,奏捷上烟霄。
诡异人图像,欢娱路载谣。
千诛非一事,伐叛自先朝。
取道经陵寝,前期告庙祧。
西来闻几日,面缚见今朝。
二圣临云陛,千官溢海潮。
载囚车轳辘,失主马萧条。
横拜如蹲犬,胡装尚衣貂。
理卿辞具服,译长舌初调。
缓死恩殊厚,求生尾屡摇。
慈仁逢太母,宽厚戴唐尧。
赤手真擒虎,和羹未赐枭。
藁街虚授首,东市偶全腰。
困兽何须杀,遗雏或可招。
威声西振夏,武节北通辽。
帝道有强弱,天时或长消。
羌情防报复,军胜忌矜骄。
慎重关西将,奇功勿再要。
在青唐地区有强盗,白头老者已无法再施妖术。
他们窃据临洮郡,暗中与讲渚桥沟通。
庙宇中谋划着周朝的召虎之计,边境的将领像汉代的班超。
坚固的营垒被千军攻破,连绵的航道被火炬点燃。
捕捉奸贼从窟穴中出来,捷报飞升到烟霄之上。
诡异的人像图案,欢声笑语在路上传播。
千种惩罚并非一朝一夕,伐叛自古已有。
行经陵寝之道,提前向庙宇告知。
从西方传来几日的消息,面缚之人见到了今朝。
二圣降临,万官如潮水般涌来。
囚车在轱辘声中行进,失去主人马儿显得萧条。
像狗一样横拜,伪装还穿着貂皮衣。
理卿辞去官服,翻译者开始初次调音。
宽厚的恩情赐予缓死之人,求生者的尾巴频频摇动。
慈仁之人遇到太母,宽厚之德如唐尧。
赤手真擒猛虎,和羹尚未赐给老鹰。
藁街上虚设首级,东市偶然得到完整的腰部。
困兽何必杀死,遗留的小雏或能招来。
威声在西方振动,武节向北通往辽阔。
帝道有强弱,时势或长或消。
羌族感情需防报复,军胜须忌矜傲。
谨慎对待关西将领,奇功不宜再求。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均为文学瑰宝,风格多样,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与军事冲突。苏轼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
《获鬼章二十二韵》是苏轼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融合了历史典故与生动的军事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诗的开头提及“青唐有逋寇”,既指代盗贼的猖獗,又暗含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接下来,通过描绘临洮郡的军事局势,诗人展现了当时的复杂局面与战斗场景,表现出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中反复出现的历史人物,如周召虎、班超等,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显示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国家英雄人物的钦佩,以及对当下局势的无奈。
此外,诗中提到“横拜如蹲犬,胡装尚衣貂”,生动地描绘了官场的腐败与虚伪。整首诗在悲观中透出一丝希望,提到“困兽何须杀,遗雏或可招”,显示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国家复兴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班超”是哪一朝代的将领?
“青唐有逋寇”中的“逋寇”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二圣”指的是哪类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