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柏林院》

时间: 2025-04-27 15:44:33

诗句

胡来胡现劫灰深,风鼓三灾海印沈。

急过当年无佛处,庭前空有柏森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4:33

诗词名称: 柏林院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胡来胡现劫灰深,风鼓三灾海印沈。
急过当年无佛处,庭前空有柏森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灾难的感慨,胡人来侵,劫掠一片,灰烬深重,风中鼓动着三灾,海上的印记也沉没了。回想当年没有佛教庇护的地方,如今庭前却只剩下郁郁葱葱的柏树。


注释:

  • 胡来胡现:指的是胡人(外族)来侵扰,给国家带来了灾难。
  • 劫灰深:指劫难之后留下的灰烬很深,象征战乱带来的破坏。
  • 风鼓三灾:三灾指的是水灾、火灾和瘟疫等自然灾害。
  • 海印沈:海中的印记沉没,暗指曾经的辉煌和繁荣已不复存在。
  • 急过当年无佛处:回忆过去,那个地方没有佛教的庇佑。
  • 庭前空有柏森森:如今只剩下庭前的柏树,象征历史的沧桑与空寂。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无佛处”,可能是指佛教传入前的状态,象征着无助和失落。诗中暗含对历史的反思与哀叹,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梅谷,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词人,以其理学思想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发,诗人对此深感忧虑,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哀伤。


诗歌鉴赏:
《柏林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沉重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他对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开头的“胡来胡现劫灰深”,直接切入主题,略显悲凉,仿佛在述说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浩劫。接下来的“风鼓三灾海印沈”则进一步强调了灾难的多重性,诗人用“风鼓”这一形象化的说法,生动地描绘了灾难的来临,令人感到不安与压迫。
最后两句的转折,似乎是在对比过去与现在,昔日的繁华已被战火吞噬,而如今只剩下“柏森森”的空寂景象,表现出一种身世浮沉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抒发了对战乱的愤懑与对历史的深思,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胡来胡现劫灰深”:描述外族入侵,带来的劫难与破坏,形成深重的灰烬。
  • “风鼓三灾海印沈”:自然灾害的频繁与海洋的波动暗喻着国难的加重。
  • “急过当年无佛处”:怀念过去,感慨没有庇护的无助。
  • “庭前空有柏森森”:强调如今的孤独与荒凉,柏树成为历史的见证。

修辞手法:

  • 比喻: “风鼓三灾”将风与灾难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灾难如同有意图的存在,给人以直观的威胁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人们苦难的同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人: 外族入侵的象征,带来混乱与痛苦。
  • 劫灰: 战争留下的悲惨印记,象征历史的伤痛。
  • 柏树: 代表历史的见证与时间的流逝,寓意孤独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胡来胡现”的意思是:
    A. 外族入侵
    B. 和平安宁
    C. 自然灾害

  2. 诗中提到的“三灾”不包括:
    A. 水灾
    B. 瘟疫
    C. 战争

  3. 诗中提到的“柏森森”象征:
    A. 繁华
    B. 空寂与孤独
    C. 幸福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动乱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探讨历史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柏林院》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范成大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通过历史的沉重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泛舟 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 登高回乘月寻僧 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 赠鹤林上人 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寄赠翠岩奉上人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包含速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擎天之柱 滩船 包含弟的成语 执鞭随蹬 稳步前进 彑字旁的字 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姹娅 多半 虫网 恩威并济 舌字旁的字 置之不论 山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