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55:23
鹧鸪天 咏烛
作者: 王鹏运 〔清代〕
百五韶光雨雪频,
轻烟惆怅汉宫春。
祇应憔悴西窗底,
消受观书老去身。
花影暗,泪痕新,
郢书燕说向谁陈。
不知馀蜡堆多少,
孤注曾无一掷人。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如白驹过隙,雨雪频繁,令人感到惆怅。春天的气息似乎只在汉宫中流转,而我却在西窗下愁苦、憔悴。岁月的流逝让我在读书中渐渐老去。窗外的花影暗淡,泪痕依旧鲜明,遗留下的书信又能向谁诉说呢?我不知道剩下的蜡烛还有多少,孤独地等待着,却无能为力。
作者介绍: 王鹏运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鹏运的个人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对过往光阴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鹧鸪天 咏烛》通过描绘烛光的微弱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百五韶光雨雪频”,即使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时间依然在悄然流逝。诗人使用“轻烟惆怅汉宫春”来引入对青春的怀念,汉宫的春天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这种对美好的回忆与惆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接着,诗人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窗前,暗示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消受观书老去身”则表达了他因读书而渐渐衰老的感叹,书本的陪伴让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花影暗,泪痕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花的凋零与泪痕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失去与哀伤。最后一句“不知馀蜡堆多少,孤注曾无一掷人”则是全诗的高潮,表现出诗人深深的无助与孤独,蜡烛的光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孤独的等待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的悲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透过对烛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孤独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百五韶光”指的是:
A. 一年
B. 半个月
C. 一周
D. 一天
“花影暗,泪痕新”中的“泪痕”代表什么?
A. 快乐
B. 失落与伤感
C. 回忆
D.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