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4:27
鹧鸪天三十首 其十八 有梦
作者: 崔荣江
腕底柔情笃梦沈,蜡生微豆也温衾。
青眸久视眠中客,好月时窥梦里心。
更鼓歇,细风吟。红曦一树染鸣禽。
人醒依旧伤花事,那次春宵无处寻。
在温柔的臂膀下,梦境深沉而美好,
蜡烛微微闪烁,温暖了床上的被褥。
青色的眼睛长久凝视着梦中的人,
明亮的月光时常窥探着我心中的秘密。
更鼓声已歇,轻风在耳边低吟,
晨曦照耀着一树树的鸣禽。
人醒之后,依旧为花事忧伤,
那次春宵已无处可寻。
作者介绍: 崔荣江,生于20世纪末,是当代中国诗人,以描绘生活细节和感情为主,风格细腻而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在梦与现实之间的情感挣扎,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开篇以“腕底柔情笃梦沈”引入,展现了梦境的温柔与深远,令人感到一丝甜蜜。接着,通过“蜡生微豆也温衾”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温暖,蜡烛的微光仿佛在烘托梦境的美好。诗中“青眸久视眠中客”则通过眼睛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情的凝视,表现出对梦中人的依恋。随后,诗人用“好月时窥梦里心”来表达月亮对梦境的窥探,增加了梦的神秘感。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随着“更鼓歇,细风吟”的变化,梦境的美好渐渐被现实的醒悟所打断,诗人意识到“人醒依旧伤花事”,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叹与惋惜,令人心生共鸣。结尾的“那次春宵无处寻”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失去的追忆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蜡生微豆”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微弱的蜡烛光
C. 明亮的星星
答案: B
“青眸久视眠中客”中的“青眸”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梦中人
C. 明亮的月亮
答案: B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伤感
C. 激昂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