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3:29:20

诗句

百战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马饮淮流。

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9:20

原文展示:

百战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马饮淮流。
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白话文翻译:

经历百战取得蔡州,如今胡人的马在淮水边饮水。
和亲自古以来就不是长久之计,谁能与朝廷共同承担这样的忧虑呢?

注释:

  • 百战元和:指经过许多次的战争,元和是指唐朝的一个年号,代指历史上的战斗与争夺。
  • 蔡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曾是战略重地。
  • 胡马: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马,暗示敌人。
  • 饮淮流:指胡马在淮河边饮水,象征敌人已经侵入边境。
  • 和亲:指通过联姻与敌人建立和平关系,这在历史上常常被用作外交手段。
  • 朝家:指朝廷。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与辛弃疾并称。他的诗歌多以报国为主题,风格鲜明,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亲政策的不满,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民众的苦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通过“百战”与“胡马”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当前的无奈,暗示战争的无穷无尽和敌人的侵扰。诗人用“和亲自古非长策”一句,透出一种对妥协外交的质疑,强调和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结尾,诗人与朝廷的疏离感与忧虑感交织,质问“谁与朝家共此忧”,表现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百战元和取蔡州”:历经艰苦的战斗,终于从敌手中夺回蔡州。
    2. “如今胡马饮淮流”:敌人已经逼近,胡马在淮水边饮水,暗示形势危急。
    3. “和亲自古非长策”:和亲作为历史上的外交手段,自古以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4. “谁与朝家共此忧”:在此忧虑之中,谁能与朝廷共同承担这样的重任与痛苦?
  • 修辞手法

    • 使用对比:战争与和平的对比,突显现实的残酷。
    • 设问:通过“谁与朝家共此忧”的设问,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与思考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和亲政策的质疑,流露出深沉的爱国情感。

意象分析:

  • 胡马:象征着外敌的侵略与威胁。
  • 淮流:作为地理意象,既是实际的水流,也是象征着国家的边界与防线。
  • 和亲:代表了一种无奈的妥协政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战”指的是什么? A. 和亲
    B. 战争
    C. 休战

  2. “和亲自古非长策”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和平
    B. 妥协
    C. 战斗

  3. “谁与朝家共此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陆游与辛弃疾在爱国情怀上的表现有着相似之处,辛弃疾的《破阵子》同样展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战争的思考。两者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陆游更加沉郁,辛弃疾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查询

四年春 河亭晴望(九月八日) 哭崔儿 轻肥 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齐梁格)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别杨同州后却寄 知足吟(和崔十八未贫作) 长相思 重阳席上赋白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蹈的词语有哪些 烂败 光明灿烂 驱动 卜字旁的字 一口不能著两匙 宝盖头的字 不屠何 入孝出弟 因人废言 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养家 贝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风云变态 冰天雪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