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日十二首 其九》

时间: 2025-07-28 10:43:13

诗句

蘋生洲渚微风起,梅熟园林细雨来。

咫尺柴门常懒出,不教拄杖损苍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43:13

原文展示

蘋生洲渚微风起,
梅熟园林细雨来。
咫尺柴门常懒出,
不教拄杖损苍苔。

白话文翻译

在小洲的小滩上,水草随微风轻轻摇曳;
梅子在园子里已经熟透,细雨轻轻洒落。
就在咫尺之间的柴门,常常懒得出门,
不让拄着拐杖的人踩坏了青苔。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草的一种,这里指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洲渚:指水中的小洲或滩涂。
  • 梅熟:梅子成熟的状态。
  • 咫尺:比喻距离非常近。
  •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指家门。
  • 拄杖:用来辅助行走的杖。
  • 苍苔:生长在地上的青苔,常用以形容环境的清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看出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氛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作品以爱国、抒怀为主,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夏日十二首》是陆游在晚年写的诗作,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表达了他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心情。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悠闲的夏日场景。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水草和梅子的生长,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微风拂过,水草轻摇,细雨滋润着梅子,展现了夏日的清新与丰收的喜悦。接着,诗人转而描写自己在这个美好环境中的懒散状态,咫尺的柴门暗示着他与外界的隔离,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不屑。最后一句“不教拄杖损苍苔”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似乎是在说,宁愿待在这个清幽的环境中,享受自然的馈赠,也不愿意去妨碍那一片宁静。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恰恰是陆游在经历了风雨之后的心境,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蘋生洲渚微风起:水草在小洲上随风轻轻摇曳,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2. 梅熟园林细雨来:梅子成熟,细雨滋润,描绘出丰收的喜悦和宁静的夏日气氛。
  3. 咫尺柴门常懒出:咫尺之遥的柴门,诗人懒于出门,显示出他对外界的无所谓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4. 不教拄杖损苍苔:不让拄杖的行人踩坏青苔,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拟人:水草“微风起”,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前面描写自然景象,后面则是个人的感受与状态。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放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清新。
  • :代表丰收与希望。
  • 柴门:隐喻着隐居生活与宁静。
  • 苍苔: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不可侵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战乱的哀叹
    C. 对世俗的追求

  2. "咫尺柴门常懒出"中的“咫尺”是什么意思? A. 远
    B. 近
    C. 难以到达

  3. 诗中提到的“梅熟”,指的是哪种果实? A. 桃
    B. 李
    C. 梅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诗人朱淑真的《春日即事》
  • 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鹿柴》也同样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的心境,但王维更倾向于神秘的气氛,而陆游则更强调日常生活的细腻与闲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查询

潇湘神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雨) 念奴娇(月) 满江红(花朝雨作) 潇湘神 潇湘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场笔苑 熊包 逐日千里 甘字旁的字 横从穿贯 折文旁的字 温情蜜意 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蹿个儿 包含姥的词语有哪些 牙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蠢话 赤字旁的字 膝行肘步 怡神养寿 班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