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0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04:01
阴山虏骑喧,上郡羽书繁。
匈奴入边地,将军出塞垣。
奇材募荆楚,善射选楼烦。
朱旗类电扫,玄甲若云屯。
悬师度沙漠,饮马抵河源。
金鼓青天动,风尘白昼昏。
怯夫思勇斗,死士耻生存。
月氏方破灭,日逐尽崩奔。
都护领西域,呼韩守北籓。
当令四荒外,咸知大汉尊。
阴山的胡骑声喧闹,上郡的飞报频繁。
匈奴入侵边地,将军出征塞垣。
征募奇材于荆楚,选拔善射的楼烦士兵。
红旗如闪电般扫过,黑甲如云般聚集。
悬挂的军队穿越沙漠,饮马于河源。
金鼓声震动青天,风尘使白昼暗淡。
怯懦的人想要勇敢战斗,死士耻于苟且偷生。
月氏正要灭亡,太阳逐渐西沉奔逃。
都护统领西域,呼韩守卫北疆。
四方荒野皆知,大汉的威严。
薛蕙,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战争题材的诗作著称。她的诗歌多描写边疆战事,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战争情感。
《出塞》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的时期。诗人以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呼吁士兵们勇敢作战,抵御外敌的入侵。
《出塞》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诗中展现出浓烈的战争气氛和对民族英雄气概的赞美。开篇即以“阴山虏骑喧,上郡羽书繁”引入,描绘出边境的紧张局势,隐含着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将军出征、士兵募选,以及军队的准备情况,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斗志和对抗外敌的决心。
在诗的中段,使用“金鼓青天动,风尘白昼昏”这样的描写,生动呈现了战斗的激烈和紧迫,令人感受到战场的震撼与悲壮。最后,诗人用“怯夫思勇斗,死士耻生存”作为情感的高潮,强调了勇士们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人心。这种对比手法使得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士兵的鼓舞,也有对胆怯者的批判,体现出诗人对国家的深切期盼与坚定信念。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坚韧,强调了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团结和斗志,传达出对国家的热爱与捍卫的决心。
诗中提到的民族是哪个?
“怯夫思勇斗”中的“怯夫”指的是?
诗中“朱旗类电扫”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写了边塞的战争场景,但更侧重于个人英雄的情感表现,而薛蕙的《出塞》则更加强调民族的团结与集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