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22
齐天乐 怀素墨迹云: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与会中诸人共观之
窗前蕉叶阴浓后,临池墨痕翻污。风揭云飞,蛇惊草偃,笔势千秋谁悟。清斋味苦。只笋束共庖,茗瓯浮乳。想得书僧,径来相访定佳侣。瑶函珍重共启,怕颠张未解,驰骤如许。丧乱经心,中秋过眼,别有人间奇遇。萦愁万绪。问天禄琳琅,至今存否。瘴海崩涛,化成昏夜雨。
在窗前,蕉叶的阴影渐浓,池边的墨痕被风吹得四散。风揭起云朵,蛇被惊动,草木倒伏,笔墨的气势千秋万代又有谁能理解?清静的斋房里,苦味的竹笋与美味的茶,正好可以一起共享。想起那位书僧,若能径直来访,定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打开瑶函珍藏,怕是颠覆了未解的书卷,犹如这般急促。经历了丧乱的心情,中秋已过,世间还有奇妙的遭遇。心中满是愁绪,问天上的美玉琳琅,至今是否仍在。瘴海的波涛,化作了昏暗的夜雨。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友谊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窗前蕉叶阴浓后”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蕉叶的阴影与池水的墨痕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沉静的氛围。诗人在这幅画面中,借助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接着,诗人引入了“清斋味苦”的竹笋与茶,突出了一种清淡而又苦涩的生活哲学,似乎在诉说生活中的苦与乐。
在“想得书僧,径来相访定佳侣”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更反映了对精神生活的向往。瑶函中的珍宝似乎象征着知识与智慧,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些精神财富。而最后的“瘴海崩涛,化成昏夜雨”,则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暗示着在经历风雨之后,依然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致和友谊,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友谊和精神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清斋味苦”指的是什么?
A. 茶的味道
B. 竹笋的味道
C. 酒的味道
D. 水的味道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书僧”是指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静夜思》中的孤独与思乡情感,汪东的《齐天乐》则更多展现了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哲思和对友谊的珍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