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9:39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
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
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
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
寄书应见雁南征。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与重逢的感慨。年轻时的离别心情并不轻松,年老时相遇也充满了怅惘。我们虽然共饮欢笑,但灯下的谈话却是对往生的回忆。三年的分别让我对湖海的思念愈加深重,又要踏上万里征途。想问未来再见的日子何时,寄去的信应该能看到南飞的大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以改革和政治理想闻名,倡导“变法”,并在诗歌中表现出深厚的思想性和现实感。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年轻时离别的感慨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示长安君》通过对离别与重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友谊珍贵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少年离别意非轻”引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离别的沉重与无奈。接着“老去相逢亦怆情”则表明重逢时的感伤,人生的无常使得相聚的喜悦掺杂着淡淡的忧伤。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一联描绘了朋友相聚时的温馨场景,然而“昏昏灯火”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令人倍感珍惜。诗人在回忆中流露出对友情的依恋和对人生的反思。
后半部分“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三年的隔阂让人愈加孤独与无奈。结尾的“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则充满了期待与渴望,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恰到好处,显示了王安石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重逢”展开,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昏昏灯火”主要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白天的阳光
B. 夜晚的温馨
C. 烛光晚餐
D. 星光闪烁
诗中提到的“雁南征”象征着什么?
A. 旅行
B. 思念与信件的传递
C. 自由
D.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