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24
壬辰寒食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客人的思乡之情如同杨柳,随春风飘荡,千丝万缕。更因为寒食节的到来,泪水更是倾洒,仿佛要冲涨冶城的潮水。头巾和白发争先露出,镜中的容颜早已失去红润。未知官场的乐趣,只想安闲地做一位渔夫和樵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之推,因其忠诚而被称颂。节日以寒食为主,强调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正是诗中思乡情怀的体现。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致力于改革,因而面对许多政治斗争。其诗词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个人感情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壬辰寒食》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时他已身处政治风波之中,感受到了深切的离愁别绪。寒食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自然激起了他对故乡和已逝亲人的思念。
《壬辰寒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乡之情,展现了寒食节的氛围。首句“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以柳树的柔韧性比喻思乡的情感,展现了春风的温暖与思念的绵长。接下来的“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则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环境相结合,泪水仿佛要与海潮共涨,呈现出一种无奈而深沉的情感。
诗中“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通过描写容颜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无情,白发的出现与美丽的早逝,使人对生命感到惋惜。而最后一句“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向往的是平淡的渔樵生活,反映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真挚,反映了王安石内心的复杂情绪:对故乡的思念,对逝去青春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生活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战争的思考
“客思似杨柳”中的“杨柳”象征什么?
A. 坚强
B. 思念
C. 财富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A. 介之推
B. 李白
C. 杜甫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壬辰寒食》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了对家庭的关怀与忧虑。两者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