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时间: 2025-04-30 13:11:17

诗句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

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

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

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

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

噫!

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

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

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

嗟乎!

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

夫人李氏。

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

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

呜呼许君!

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1:17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白话文翻译:

许君名平,字秉之,姓许。笔者曾为他谱写家谱,他就是今泰州海陵县的主簿。许君与兄弟元相亲相爱,才智超群,善于辩论,兄弟二人都被当世的大人物所器重。在宝元年间,朝廷选拔人才,邀请天下的异才,而陕西的大帅范文正公和郑文肃公争相举荐他,于是他得以被召试,成为太庙斋郎,随后被选为泰州海陵县的主簿。许多贵人推荐他有大才,值得重用,不应被埋没在地方小职。许君也常常感慨自己,希望能有所作为,然而始终未能施展才华而去世,真令人惋惜。士人本有离开世俗、独立行事的气节,虽然遭受谴责、嘲笑和侮辱却毫不悔改,他们往往不求于他人,而是期待后世的评价。像许君这样的智谋之士,虽然目光敏锐、善于察时,却未能如愿以偿者亦不在少数。能言善辩的人可以改变万物,却因用言辞而困于小节,足智多谋的人可以指挥三军,却因屈于权势而受辱,这又何以言之呢?唉,那些有所期待而未能如愿的人,自是心知肚明。许君五十九岁去世,葬于真州扬子县甘露乡某处。妻子姓李,儿子有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皆为进士。女儿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铭文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至此而已,谁能使他呢?

注释:

  • : 名字。
  • 斋郎: 太庙的官员,负责祭祀相关事务。
  • : 推荐。
  • 慨然: 感慨。
  • : 悲伤、惋惜。
  • 穷于: 陷入困境。
  • 甲子: 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

典故解析:

  • “士固有离世异俗”: 意指士人应有超然物外的气节,指向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 “智谋功名之士”: 指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常常面临机遇与挑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变法思想和文学成就著称,所作诗词多表现社会现实与个人抱负。

创作背景: 本文为许君的墓志铭,反映了王安石对许君才华的惋惜与对士人的尊重,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无奈。

诗歌鉴赏:

王安石在《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中,深刻描绘了许君的生平与才华,同时表达了对他未能施展才华的惋惜。文本结构清晰,情感真挚。通过对许君生平的回顾,王安石不仅展示了许君的智谋与才华,还深刻揭示了当时士人的无奈与困境。许君被推荐而未能得志,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与埋没,同时也表达了王安石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整篇铭文透过对许君的个人经历,表现了对士人的尊重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很高的文学与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介绍许君的名字、字和姓氏。
    • “余尝谱其世家”:表达作者曾为许君谱写家谱,显示对其的认同和重视。
    • “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描述许君与其兄弟情深,声名显赫。
    • “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强调许君虽才华横溢,却未能施展才华而去世,表现出深切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对比: 许君的才华与最终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 “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展示士人面对世俗的坚持。
  • 主题思想: 整首铭文表现了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强调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社会体制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士人: 代表理想与追求,象征着社会中被埋没的人才。
  • 智谋: 代表才华与能力,反映出士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 时势: 反映出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许君的名字是什么?

    • A. 元
    • B. 平
    • C. 安石
    • 答案: B
  2. 许君在世时担任什么职务?

    • A. 太庙斋郎
    • B. 泰州海陵县主簿
    • C. 两者皆是
    • 答案: C
  3. 王安石对许君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赞赏与惋惜
    • B. 批评与讥讽
    • C. 无所谓
    •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现了士人的无奈与悲情。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个人抱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王安石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代碑铭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梁北郊登歌二首 其二 梁北郊登歌二首 其一 禋雅 其二 禋雅 献雅 梁雅乐歌六首 其八 諴雅 梁雅乐歌六首 其五 牷雅 梁雅乐歌六首 其四 涤雅 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应制诗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直苗苗 里闬 自作聪明 短处 一熏一莸 一偏之言 又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佴之蚕室 鹵字旁的字 黄毛丫头 豸字旁的字 振缨王室 鸳凤 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