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31
时事 其一
黄阁自清邃,相公生较迟。
可怜多难日,犹似太平时。
绝技摸棱手,间情歇后诗。
死伤都不问,丙吉是良师。
黄阁显得清幽明净,而相公却出生得较晚。可怜那些多灾多难的日子,却依旧如同太平盛世。绝技的掌握如同摸索,间歇时的情感化为诗句。对死伤的事情完全不去关心,丙吉(指古代名士)却成了我的良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惺,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多难之时,诗人借用个人的感受,表达对社会局势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时事 其一》通过对比清幽的黄阁与生于乱世的相公,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思考。诗歌开头的“黄阁自清邃”似乎在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然而“相公生较迟”则暗示了在这样的理想中,个人的成长却遭遇了阻碍。接下来的“可怜多难日,犹似太平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尽管身处动荡,内心却渴望平静。
“绝技摸棱手”与“间情歇后诗”则描绘了一种艺术的追求与内心情感的交错,诗人通过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死伤都不问”则显露了对周围悲剧的漠然,似乎在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无力。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含蓄,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思考,凸显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黄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与高远
B. 现实的困境
C. 忧伤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丙吉”是何种身份?
A. 皇帝
B. 隐士
C. 文人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开心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春望》杜甫 — 同样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感慨。
《静夜思》李白 —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李惺的《时事》,前者表现个人的孤独与享受,而后者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无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