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4:51
夜来寒侵酒席,露微泫。
舄履初会,香泽方薰。
无端暗雨催人,但怪灯偏帘卷。
回顾,始觉惊鸿去云远。
大都世间,最苦唯聚散。
到得春残,看即是开离宴。
细思别后,柳眼花须更谁剪。
此怀何处逍遣。
夜里寒气侵入酒席,露珠微微地滴落。
新相识的朋友初次见面,香气在湿润的地方刚刚飘散。
无缘无故的细雨催促着人们,只怪那灯光偏偏卷起了帘子。
回头一看,才意识到那惊鸿般的身影已经远离云天。
世间最苦的,莫过于聚散离合。
等到春天将尽,眼前的景象便是开离的宴席。
细想离别之后,柳树的眼睛和花儿的须,究竟该由谁来修剪呢?
这样的思绪,我又该向何处去寄托呢?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猨,宋代著名词人、书法家。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风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周邦彦晚年,表现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友人离别的惆怅。
《荔枝香近》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表现了作者在送别朋友时的复杂心情。开头描绘了一幅凄清的夜景,寒气与露珠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舄履初会”则暗示了与朋友的初次相识,象征着短暂的欢聚。随着“无端暗雨催人”,作者的情绪渐渐沉重,细雨的到来似乎在催促离别。
接下来,“惊鸿去云远”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怀念,而“聚散”则是整首词的情感核心,揭示了世间最苦之处在于聚散的无常。随着春天的结束,离别的宴席不再是欢聚,而是伤感的回忆。最后一句“此怀何处逍遣”更是将这种离别的无奈和思绪的飘荡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寻找情感寄托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脆弱联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离别与聚会的主题,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来寒侵酒席”描述了什么样的气氛?
“聚散唯苦”中“聚散”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惊鸿”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