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4:55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
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
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
幽怀远慕陶彭泽,且撷残英泛一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霁的傍晚,诗人独自走在山间小径,看到菊花依然盛开,感慨万分。前两句描述了金钱与黑暗环境的对比,几丛菊花在夕阳下无力地躺着。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菊花争相争取温暖,然而却在寒冷的环境中孤独盛开。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晚年芳华的珍惜与自怜,最后提到陶渊明,渴望与自然共饮。
王禹偁,字季凌,号静庵,北宋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诗人在雪霁的环境中独行,象征着一种孤独的美,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美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以“狼藉金钱撒野塘”揭示了一个破败的环境,而“几丛无力卧斜阳”则展现出菊花在夕阳下的脆弱状态,形成对比,凸显了生命的无常与美丽的短暂。接下来的“争偷暖律输桃李”则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存的竞争,菊花虽然在逆境中依然努力,表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然而,在寒冷的环境中,菊花的美丽显得格外孤独。诗人通过“自怜孤艳袭人香”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同情与理解,菊花的香气与美丽不仅仅是自然的赠予,更是对诗人心灵的慰藉。最后,借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与友谊的向往,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对比手法,既有冷酷的环境,又有孤独的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考,透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脆弱与美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美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该诗的作者是谁?
A. 陶渊明
B. 王禹偁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陶彭泽”是指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狼藉金钱撒野塘”中的“狼藉”是什么意思?
A. 整齐
B. 杂乱
C. 美丽
D. 幸福
与王禹偁的菊花诗相比,陶渊明的《饮酒》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自得与恬淡,反映了不同的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