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02:47
塞雁先荒徼,猿弓莫射渠。
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
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
上言存魏阙,下说厌穹庐。
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
不知子卿妇,锦字托谁欤。
这首诗描绘了北雁在荒凉的边境飞翔,而猿猴的弓箭却无法射中它的情景。诗人心中怀有南方的思念,却接到了来自北方的书信。鸿雁迅速飞翔,留下的鸟迹却稀疏而模糊。诗中提到魏国的阙门,以及对穹庐生活的厌倦。陇右(边境地区)安宁遥远,而云中传来的消息却是虚无的。我不知道你和你的妻子,锦字的消息是托付给谁的呢?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轩,号海岳,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和词。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怀有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感伤,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刘克庄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以“塞雁”引入,描绘了北方的荒凉与孤寂,体现出诗人对远方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展现了他对南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北方来信的复杂情感。这种对比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矛盾的心理挣扎。
接下来的“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则通过自然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人以鸟迹的稀疏象征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远与不易。最后两句“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则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不安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与艺术表现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无常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塞雁”象征什么?
诗中“猿弓莫射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描绘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历史背景和情境描绘上各具特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