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49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
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
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龙舒有位能工巧匠,铸造出这样精致的茶鼎。
茶鼎的形状如同蘑菇般生动,煮水时发出潺潺的声响。
在草堂的黄昏,云彩变得阴沉,窗外的松树上残留着雪光。
此时用勺子轻轻搅拌茶水,听那野外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对茶鼎的描写,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茶文化的重视与欣赏。茶在唐代已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许多文人雅士爱好品茶、吟诗作对,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氛围。
皮日休(约834年-883年),字景山,号乐天,晚号山人,唐代诗人。他以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著称,作品清新洒脱,意境幽深。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茶中杂咏·茶鼎》创作于唐代,正值茶文化盛行时期,诗人通过茶鼎的描写,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在悠闲的环境中感受自然的乐趣。
《茶中杂咏·茶鼎》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借茶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诗的开篇以“龙舒有良匠”引入,突出了茶鼎的精致与工匠的技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描写茶鼎的外形和煮水时的声音,生动形象,令人仿佛置身于那温暖的场景中。
后半部分的意境更加悠然自得,草堂的暮云与松窗的残雪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用勺子轻轻搅拌茶水,心中感受到自然的声音,这种细腻的感受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也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闲适与从容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递了一种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声韵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匠”指的是谁?
A. 工匠
B. 诗人
C. 文人
“草堂暮云阴”中的“阴”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暗淡
C. 清新
“此时勺复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惬意
C. 紧张
答案:
对比皮日休的《茶中杂咏·茶鼎》和杜甫的《饮茶歌》,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茶的不同描写。皮日休更细腻地描绘了茶鼎的形状和环境的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饮茶的乐趣与人生哲思。两者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但在风格和情感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