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54
念奴娇九首 其三
作者:蒋敦复 〔清代〕
梧宫秋矣,正西风黄菜,满城鼙鼓。
小劫红羊缘底事,艳骨一堆荒土。
身殉君王,恩怜夫婿,判绝从泉路。
白驹凄唱,后庭肠断歌舞。
可惜芳媵桃根,朱丝毕命,绮恨抛儿女。
葬罢琼姬鹃血冷,不是秦楼箫侣。
玉柙烟销,珠房粉碎,惨淡花无语。
丽娃像里,月明环佩来去。
秋天到了,梧宫的景象凄凉,西风吹拂着黄菜,整个城市笼罩在战鼓声中。
小规模的劫难为何而起,成了一堆美丽的遗骨,埋没在荒土中。
为了君王殉死,心中对夫婿的怜惜,已判绝了通往泉路的希望。
白驹在凄凉中啼唱,后庭的歌舞因悲痛而断绝。
可惜那些芳媵的桃根,朱丝的命运,都被抛弃,绮丽的恨意抛下儿女。
葬了琼姬,鹃鸟的血冷却不再是秦楼的箫声伴侣。
玉制的盒子烟雾散去,珠房的粉饰也破碎,鲜花在惨淡中无言。
丽娃的雕像里,月明下环佩声来去飘荡。
作者介绍:蒋敦复(1796-1870),字子美,号静斋,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精于诗词和散文。他生活在清朝中后期,见证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创作了大量富有情感的诗作。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情感和历史的悲剧交织,表达对国家、爱情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念奴娇九首 其三》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与战乱的景象,展现了对历史的怅然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梧宫秋矣”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以西风和满城鼙鼓的音响,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不安。诗人在细致的描写中,表现了对身世浮沉的感慨。尤其是“身殉君王,恩怜夫婿”,显示了忠贞与爱情之间的矛盾,使人深思。
诗中的意象如“芳媵桃根”、“琼姬鹃血”更是充满了浓厚的悲情,生动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与人们心灵的创伤。整首诗透过对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与历史悲剧的无限惋惜。结尾“丽娃像里,月明环佩来去”则更是突显了美丽与哀愁交织的情感,令人唏嘘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秋天、战争、爱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与对美好逝去的哀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还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梧宫秋矣”中的“梧宫”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驹”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葬罢琼姬鹃血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