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31
路臣何方来,去马真如龙。
行骄不动尘,满辔金珑璁。
有人自天来,将避荆棘丛。
狞呼不觉止,推下苍黄中。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惊鸿。
日行六七邮,瞥若鹰无踪。
路臣慎勿愬,愬则刑尔躬。
军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风。
七雄战争时,宾旅犹自通。
如何太平世,动步却途穷。
路上的使者从何处而来,骑马的姿态真像龙一样威风凛凛。
前行之间不扬起尘土,马鞍上装饰着金色的华丽。
有人从天上而来,想要避开荆棘的丛林。
凶狠的呼喊声让人不自觉地停下脚步,被推入苍黄的泥土之中。
十个人抽出鞭子策马,驾驭它如同惊鸿一跃。
每天奔波六七个驿站,转瞬之间如同鹰隼一般无踪。
路上的使者小心不要告发,告发了就会招致惩罚。
军期似雨般紧迫,天命又如风一样难以捉摸。
七雄争霸的时期,来往的宾客依然频繁。
为何在这个太平的时代,出行却变得如此艰难?
作者介绍:皮日休(834年-883年),字梦得,号静斋,唐代诗人。他以机智幽默著称,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唐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路上使者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无奈。
《路臣恨》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情感世界。诗的开头以“路臣何方来”引出,使者的形象鲜明立刻呈现,体现了作者对行走在历史长河中的众生的关注与同情。接着,诗人通过对马匹和车辔的描写,突显了出行的气势与豪华,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有人自天来,将避荆棘丛”,不仅描绘出一种逃避的无奈,也隐含了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军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风”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无常与不可预测。七雄争霸的历史背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间的无情,最后以“如何太平世,动步却途穷”收尾,令人感到深深的思索与无奈。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皮日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路上使者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无奈,揭示了太平表象下的隐忧,展现了皮日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路臣恨》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皮日休
D. 白居易
“日行六七邮”中“邮”指的是什么?
A. 邮件
B. 驿站
C. 道路
D. 旅行
全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什么?
A. 爱情
B. 战争与和平
C. 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
D. 自然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路臣恨》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