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1:4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44:37
行次野梅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茑拂萝捎一树梅,
玉妃无侣独裴回。
好临王母瑶池发,
合傍萧家粉水开。
共月已为迷眼伴,
与春先作断肠媒。
不堪便向多情道,
万片霜华雨损来。
在藤蔓的缠绕中,一树梅花摇曳,
玉妃孤独无伴,独自徘徊。
真想去临近王母的瑶池,
一同映衬着萧家的粉水绽放。
月亮已成了迷人的伴侣,
春天早已成为了断肠的媒介。
不堪忍受再向多情倾诉,
那漫天的霜华在雨中渐渐凋零。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梦得,号闲云,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雅致的作品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行次野梅》创作于皮日休晚年,正值唐朝衰落的时期,诗人在此时感受到世事无常,写下此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情感的思考。
《行次野梅》是皮日休以梅花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以梅花的孤独美丽映射出作者对人生和情感的感慨。首联描绘了一幅梅花在藤蔓环绕中独自摇曳的画面,给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感觉。接着,作者以“玉妃无侣”暗示梅花的孤独,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月已为迷眼伴,与春先作断肠媒”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情感的忧伤。月亮成了迷人的伴侣,春天却又带来了伤感,似乎春天的美好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一句“不堪便向多情道,万片霜华雨损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美好感情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梅花的孤傲与坚韧,象征着一种在逆境中仍然坚持自我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孤独与美丽,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深切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妃”指代的是:
A. 王母娘娘的女儿
B. 一位公主
C. 诗人的爱人
D. 一位神仙
“霜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爱情
B. 生命的脆弱
C. 春天的到来
D. 孤独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写梅,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皮日休则更侧重于梅花的孤独与伤感,二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