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7:07
庵中只方丈,恰称幽人住。
枕上悉渔经,门前空钓具。
束竿时倚壁,晒网还侵户。
上泂有杨颙,须留往来路。
在这小庵中只有一间方形的房子,正好适合幽居的人居住。
枕边全是渔猎的书籍,门前却没有钓鱼的用具。
把鱼竿束好时倚靠在墙上,晾晒渔网又占了门口的地方。
上面的水池里有杨树的影子,必须留出一条路供人来往。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梦得,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情趣,深受后人喜爱。皮日休生活在唐代中后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他选择隐居,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这首《添鱼具诗》写于皮日休隐居生活的某个时刻,表现他对渔隐生活的向往与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庵中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个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隐者形象。
《添鱼具诗》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渔隐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小庵,形象地勾勒出隐者的生活环境,这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之美。诗人以“方丈”比喻庵室的狭小,却恰恰体现出其适合幽人居住的恬静。
接着,诗人提到“枕上悉渔经”,展现了他对渔猎知识的渊博,暗示他不仅是个渔者,更是一个热爱自然、追求知识的隐者。随后的“门前空钓具”则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态,他并不在乎钓具的存在,只在意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写了鱼竿与网的情景,和水池上杨树的影子,营造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景,诗人的内心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安宁的情绪,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题围绕隐逸生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渔隐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
诗词测试:
诗中“庵中只方丈”的意思是?
A) 庵很大
B) 庵很小
C) 庵很豪华
D) 庵很复杂
诗人对钓具的描写反映出什么态度?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名利
C) 对钓鱼的热爱
D) 对生活的无奈
“上泂有杨颙”中的“杨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杨树的影子
C) 一个朋友
D) 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两者都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桃花源记》更强调理想社会的构建,而《添鱼具诗》则注重个人的内心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