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49:27
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
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
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
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
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
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春风中杨柳的枝条像眉毛一样轻柔,春天的鸟儿在树间喧哗。
一片祖师的深情,双双都已泄露。
不动身子回家,习惯之漏顿时消失。
暗中投下的玉线光芒,清晨时分贯穿了金针的穴位。
深邃隐秘又遥远,无人能够辨别。
惭愧可怜的生命,处处都在合乎常理。
不念阿弥陀佛,反而念起了荒唐的事物。
在无知的痴人面前,第一句话都无法说出口。
释法恭,宋代高僧,著名的禅宗大师。其诗作多以禅理为主,语言简练而含义深远,常常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揭示深刻的哲理。
《偈四首》是释法恭在其修行过程中所作,反映了他在修行中对生命、智慧和无常的思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世俗事物的看淡,同时也借用自然景象来表现人内心的禅意。
《偈四首 其一》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与对自我的认识。开篇的“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以明亮清新的感觉,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了更为深刻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祖师心”和“习漏顿消灭”,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自我修行的追求。这种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然与内心的映射,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一种对世俗事物的超然态度。
最后的“南无乾屎橛”,带有一种讽刺和自嘲的意味,显示出诗人对无知与愚昧的批判。整首诗虽然语言简约,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激发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修行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自我反思,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整体情感基调是对无知与世俗的批判,以及对智慧的向往。
诗中“春风杨柳眉”中的“眉”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柳条的形状
B. 人的面部特征
C. 春天的气息
D. 自然的美丽
“南无乾屎橛”在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佛教的崇敬
B. 对世俗事物的讽刺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命的热爱
诗中的“祖师心”指的是?
A. 诗人的个人情感
B. 佛教祖师的教义与智慧
C. 对自然的感悟
D. 生活的规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