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早出小北门》

时间: 2025-04-22 23:00:24

诗句

闻道灊皖下,杂然仙佛居。

心期穷杖屦,宿昔戒车舆。

晨起先僧磬,逢人尽趁虚。

烟霏欣在望,风露尽侵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00:24

原文展示:

闻道灊皖下,杂然仙佛居。 心期穷杖屦,宿昔戒车舆。 晨起先僧磬,逢人尽趁虚。 烟霏欣在望,风露尽侵裾。

白话文翻译:

听说在灊皖之下,仙佛混杂居住。 心中期待着穷尽山林的探索,早早地准备好了行装。 清晨起来,先听到僧人的磬声,遇到的人都在忙碌。 烟雾缭绕的美景令人欣喜,风露却浸湿了衣襟。

注释:

  • 灊皖:地名,指灊山和皖山,位于今安徽省。
  • 杂然:混杂的样子。
  • 心期:心中期待。
  • 穷杖屦:穷尽山林的探索,杖屦指行走的工具。
  • 宿昔:早早地。
  • 戒车舆:准备车辆,指准备出行。
  • 趁虚:忙碌的样子。
  • 烟霏:烟雾缭绕。
  • 侵裾:浸湿衣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出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仙佛之地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游历灊皖地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仙佛之地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出行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仙佛之地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闻道灊皖下,杂然仙佛居”,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仙佛之地的憧憬。接下来的“心期穷杖屦,宿昔戒车舆”,则展现了作者对探索山林的期待和早早准备出行的情景。后两句“晨起先僧磬,逢人尽趁虚。烟霏欣在望,风露尽侵裾”,则通过清晨的僧磬声、忙碌的人群、烟雾缭绕的美景和风露浸湿衣襟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道灊皖下,杂然仙佛居”: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仙佛之地的憧憬。
  • “心期穷杖屦,宿昔戒车舆”:展现了作者对探索山林的期待和早早准备出行的情景。
  • “晨起先僧磬,逢人尽趁虚”:通过清晨的僧磬声和忙碌的人群,描绘了清晨的景象。
  • “烟霏欣在望,风露尽侵裾”:通过烟雾缭绕的美景和风露浸湿衣襟的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烟霏欣在望”中的“烟霏”比喻烟雾缭绕的美景。
  • 拟人:“风露尽侵裾”中的“侵”字赋予风露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仙佛之地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灊皖:地名,象征仙佛之地。
  • 烟霏:烟雾缭绕,象征美景。
  • 风露:风和露水,象征自然的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灊皖”是指什么地方?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浙江省 D. 福建省

  2. 诗中的“心期穷杖屦”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仙佛之地的向往 B. 对探索山林的期待 C. 对清晨的喜爱 D. 对忙碌的厌倦

  3. 诗中的“烟霏欣在望”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早出小北门》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仙佛之地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吟 渔父辞 渔父吟 渔父词 渔父词二首 其二 渔父 渔父 夏夜 四首 其四 渔父词 渔父·菰蒲叶冷暮天低 渔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讵几 寥寥无几 藄染 绞丝旁的字 源源不绝 徵羽之操 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赘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刚开头的成语 解铃系铃 然藴火 脚结尾的成语 平乐观 生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以指测河 珉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