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50
余干游昌国寺 赵蕃 〔宋代〕
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 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 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 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 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 惜哉此奇胜,乃不遭两贤。 何当觅扁舟,穷老依云烟。
在越地进行游历,从束发之年到中年。 经历的离合悲欢实在太多,梦中也常常唤起这些记忆。 近来多次经过这里,每次停留必定思考禅理。 倚栏听清音,解开包裹留下煮泉。 抚摸壁间的诗句,有多少人能够流传。 欧阳修吟咏庐山高,苏轼歌颂西湖全。 可惜这奇妙的胜景,却未曾被两位贤人所遇。 何时能找到一叶扁舟,穷尽一生依傍云烟。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上饶二泉”。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历越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禅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昌国寺”可能是他在游历时停留的地方,通过对壁间诗句的摩挲,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感慨。
这首诗以游历为线索,贯穿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禅理的思考。诗中“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离合悲欢的深刻体验,情感真挚。而“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则显示了诗人对禅理的向往和思考,体现了他在游历中的精神追求。
诗中的“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而“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则通过对两位文学巨匠的提及,表达了对前人文化的敬仰和对自身创作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游历为线索,贯穿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禅理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昌国寺”是诗人在哪里停留的地方? A. 越地 B. 庐山 C. 西湖 D. 郑州
诗中的“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提到了哪两位文学巨匠? A. 欧阳修和苏轼 B. 李白和杜甫 C. 王维和孟浩然 D. 杜牧和白居易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隐逸生活 B. 官场生活 C. 商业生活 D. 学术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