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5:24
吾州四名禅,独未历龟玉。足后懒不鞭,几同毁于椟。系舟桃花下,龟峰正相峙。决意欲造前,已行卒成止。尝观是山图,未究所得名。道人相指似,咸曰因赋形。方今圣人治,图书当瑞出。胡不负之去,而此久屹立。老我无藉在,放意师庄蒙。不愿智以用,怀哉曳涂中。
我所在的州有四座著名的禅寺,唯独没有去过龟玉。脚步懒散,没有鞭策自己,几乎像毁掉宝物藏在匣子里一样。系舟在桃花树下,龟峰山正与我对峙。决心要前往,但最终还是停下了。曾经看过这座山的图画,但没有深入探究它的名字。道士们相互指点,都说是因为它的形状。现在圣人在治理国家,图画应当是吉祥的象征。为什么不带着它离开,而它却长久地屹立在这里。我无所依靠,放纵自己的心意,学习庄子和蒙恬。不愿意用智慧,怀念在泥泞中拖曳的感觉。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子野,号南塘,宋代诗人,江西吉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龟峰山时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对未曾游览的遗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思。
这首诗通过对龟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思。诗中“系舟桃花下,龟峰正相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而“老我无藉在,放意师庄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龟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思。诗人通过对未曾游览的遗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龟玉”指的是什么? A. 龟峰山 B. 玉石 C. 宝物 D. 匣子
诗人为什么没有去龟峰山? A. 因为懒散 B. 因为路途遥远 C. 因为不喜欢 D. 因为时间不够
诗中提到的“庄蒙”是指谁? A. 庄子和蒙恬 B. 庄子和蒙毅 C. 庄子和蒙恬 D. 庄子和蒙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