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偈四首》

时间: 2025-07-27 23:21:26

诗句

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

望空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

踏著秤磓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1:26

原文展示:

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
望空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
踏著秤磓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白话文翻译:

看得透彻,使用时才亲切,见面时皆是内心的知己。
不要在空中夸耀财富,即使没有地方容纳锥子也不算贫穷。
踩在秤磅上硬得像铁,八两的价值来换得半斤。

注释:

  • 见得彻:看得透彻,理解明白。
  • 用时亲:在需要的时候才显得亲切。
  • 个中人:内心的知己或志同道合的人。
  • 望空雨宝:在空中夸耀财富,意指不切实际的虚荣。
  • 无地容锥:没有地方容纳锥子,形容虽然没有物质财富,但并不算贫穷。
  • 踏著秤磓:踩在秤上,表示衡量。
  • 硬似铁:非常坚硬。
  • 八两元来是半斤:八两的价值实际上是半斤,强调的是量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法恭,宋代高僧,因其深厚的佛理和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宗教思想,语言简练,意象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作者通过诗作探讨人生的真实与虚幻,传达对财富与贫穷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偈四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句“见得彻,用时亲”强调透彻的理解和真实的关系,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是基于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接下来的“望空雨宝休夸富”则揭示了对财富的看法,批判那些只在表面上炫耀物质的人,并指出实际的贫富并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否。最后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价值的相对性和实际的衡量标准,八两与半斤的比较不仅是对物质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简练中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得彻,用时亲:透彻的理解会在需要的时候体现出亲切感。
  2. 相逢尽是个中人:每次相见,都是心灵相通之人。
  3. 望空雨宝休夸富:不要在空中夸耀财富。
  4. 无地容锥未是贫:即使没有地方放锥子,也不算贫穷。
  5. 踏著秤磓硬似铁:站在秤上,感受到它的坚硬。
  6. 八两元来是半斤:八两的实际价值只是半斤,强调量的相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财富与贫穷进行比喻,传达深层的哲理。
  • 对仗:上联与下联形成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在“无地容锥”中夸张地表现了财富的相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际关系的反思与对物质财富的批判,强调内心的真实和理解才是人生的真正财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透彻:象征着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 财富:象征着外在的物质条件。
  • 贫穷:象征着内心的空虚与缺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见得彻”是什么意思?
    A. 看得透彻
    B. 见面很亲
    C. 理解深刻

  2. “无地容锥”表达了什么?
    A. 贫穷
    B. 财富
    C. 内心的富足

  3. “八两元来是半斤”强调了什么?
    A. 物质的交换
    B. 价值的相对性
    C. 人际关系的亲密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释法恭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理解和哲理,而白居易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释法恭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招杂诗四首 送赵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衍圣公四景画 其二 答孔平仲二偈 谢雍府长史携酒远饯 送周清溪先生福州司训 斋居有怀李宾之侍读次街字如字二韵 其一 忆别 瑞金云山古寺 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巫山洛水 亅字旁的字 包含甫的词语有哪些 孤竹君 包含袒的成语 厄字旁的字 不贪为宝 今是昨非 天理难容 虫字旁的字 桂薪玉粒 包含可的成语 田字旁的字 异派同源 羽扇 临池学书 猪突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