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43
旧日桃符管送迎。
灯球爆竹斗先赢。
鹿门乱走团栾久,
才到城门有鼓声。
梅弄雪,柳窥晴。
残年犹自冷如冰。
欲知春色招人醉,
须是元宵与踏青。
往年桃符由管弦乐迎送,
灯笼和爆竹争先恐后。
鹿门的孩子们嬉戏徘徊,
刚走到城门便听到鼓声。
梅花在雪中摇曳,柳树在阳光下偷看。
这时节依旧寒冷如冰。
想要知道春天的色彩让人陶醉,
还得等到元宵节和踏青的时节。
作者介绍:刘辰翁(约1070-1135年),字孟郊,号辰翁,宋代诗人,以词风清新、意境幽雅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立春后的日子,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元宵节的喜爱,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节日的欢乐。
《鹧鸪天(立春后即事)》以立春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盼望与节日的欢庆。诗的开头描述了春节的传统习俗,桃符、灯球和爆竹交织出一幅热闹的春节图景,表现了人们的欢愉与期待。接着,诗人转向对春天的思考,梅花在雪中摇曳,柳树在阳光下探出头来,显示出春天的气息已悄然来临。然而,残年的寒冷仍然给人以凛冽的感觉,形成春与冬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诗人以“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一语总结,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元宵节的期待,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节日的快乐,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节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美好的期待,展现了人们希望摆脱寒冷、迎接温暖的心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春节
B. 元宵节
C. 清明节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天的到来?
A. 桃符
B. 梅花与柳树
C. 雪
诗中提到的“鹿门”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处游玩地
C. 一座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