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5:36
柳梢青·春感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身处愁苦之中,听到笛声和鼓声,却没有歌声的欢快。孤独地坐在青灯下,思念故乡的明月。眼前的美好景色与心中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伤。
刘辰翁,宋代著名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情感细腻,通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诗人处于离乡背景下,面对春天的到来,感慨万千,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柳梢青·春感》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矛盾。开篇的“铁马蒙毡”与“银花洒泪”构建了一个悲壮而又富有春意的意境,虽是春天的到来,却伴随着无尽的愁苦。转而描绘笛声与街头表演的热闹,但诗人却感受不到欢乐,反而是无尽的孤独,这种情感的落差让人倍感心酸。
“那堪独坐青灯”一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形象,青灯下的独坐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接下来的“想故国高台月明”,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思念故乡的明月,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最后的“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通过自然景色与心情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充满了浓郁的乡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与内心愁苦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铁马蒙毡”中的“铁马”象征什么?
诗中反映诗人情感的主要意象是?
本词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这些资料提供了对古代诗词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全面分析,适合对古诗词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学习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