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9:0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02:23
疏帘淡月 / 桂枝香
作者: 姚燮 (清代)
翠楼天暝。又驼钩下了,画帘风定。
蕊吐虫虫一点,红胎纤孕。
淡黄未上阑干月,早移来照伊蝶冷。
两怀抱暖,双头含苡,那宵人并。
只小草相思一寸。恐容易成灰,玉钗挑醒。
瘦约相看桃叶,隔江谁问。
料渠姊妹花零落,逗星星鬓边春影。
黄昏又到,温存难解,怕阑芳讯。
在翠绿的楼阁上,夜色渐渐降临,钩帘的风已经平息。花蕊吐露着微小的虫鸣,仿佛是红色胎儿在悄然孕育。淡淡的黄月尚未升到窗台,已然照亮了那只冷冷的蝴蝶。两怀的温暖依旧,双头轻轻依偎,那夜人儿在一起。只有小草的思念一寸寸地蔓延,恐怕容易化为灰烬,是那玉钗挑醒了我的思绪。瘦弱的身影相对而望,桃叶的影子隔江无人问津。想必那姐妹花儿早已凋零,只剩星星在鬓边逗留春影。黄昏再次来临,温存难以解脱,唯恐窗前花影传来消息。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诗词常融合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情,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情感的追求。
《疏帘淡月》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思念的感悟。在一幅静谧的夜景中,诗人以“翠楼天暝”开启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通过“蕊吐虫虫一点,红胎纤孕”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界的生命与自身情感紧密联系,表现出生命的微妙和爱情的脆弱。
诗中还通过“淡黄未上阑干月,早移来照伊蝶冷”展现了月光之下的孤独与冷清,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距离与思念的难以传达。两怀的温暖与小草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在温暖和孤独之间的纠结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姐妹花零落和星星伴春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与对未来情感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淡黄未上阑干月”用比喻表现月光的柔和,又通过“桃叶”与“姐妹花”的意象传达情感的复杂。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思考与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人们在情感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玉钗”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黄昏又到,温存难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