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27
因向山前坟畔过,途荒荆棘仍沟。
闲花野草遣人愁。
恨烟林下,悄悄见骷髅。
难辨僧俗贫与富,未知何代王侯。
口中钱被牧童掫。
英雄那畔,仰面懒抬头。
我在山前的坟墓旁经过,路上满是荒草和荆棘。
闲散的花草让我心中感到忧愁。
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下,悄然看到骷髅。
难以分辨那些僧侣和世俗之间的贫富,
也不知道他们是哪个时代的王侯。
口中所说的钱财被牧童掏走了。
在那英雄的地方,我懒得抬头仰望。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骷髅”与“王侯”这一对比,暗示了权力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财富的虚幻。
作者介绍:山主,元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反映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作者对生命、死亡和社会阶层的思索,展现了元代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思考。
《临江仙》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描述坟墓、骷髅与荒草,营造出一种阴郁而又沉重的氛围,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在山坟旁的路上,看到的是荒凉的景象,闲花野草虽美,却让人倍感忧愁,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尤其是“恨烟林下,悄悄见骷髅”,让人感受到死亡的逼近和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的“难辨僧俗贫与富”,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阶层问题,表达了对人世间权力与财富的讽刺。即使是权贵,最终也会归于无,诗人通过“口中钱被牧童掫”来揭示了财富的无常和易逝。最后一句“英雄那畔,仰面懒抬头”,表现了对过去英雄的失望与冷漠,对理想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骷髅”比喻死亡)、对仗(如“僧俗贫与富”)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财富虚幻和社会阶层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坟墓旁的景象用什么词语描述? A. 荒凉 B. 美丽 C. 热闹
诗人对财富的态度是? A. 珍惜 B. 无奈 C. 渴望
“恨烟林下,悄悄见骷髅”中,骷髅的出现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死亡 C. 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临江仙》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临江仙》更侧重于死亡与社会阶层的反思,而《月下独酌》则更强调孤独与酒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