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9:50
临江仙 中秋
作者: 黄淮 〔明代〕
云净碧天秋似水,
须臾飞上冰轮。
山河倒影绝纤尘。
婵娟千里共,
景物一番新。
老我此身犹是客,
蟾宫桂子曾分。
今宵见月倍伤神。
嫦娥如解,
事休照别离。
在云层净透的碧空中,秋天如流水般清澈,
片刻之间,月亮飞升到冰冷的天空中。
山河的倒影中没有一丝尘埃。
嫦娥的美丽与月光共照千里,
景色如同焕然一新。
我年老的身体依然是个过客,
蟾宫的桂子曾与我分享过。
今晚见到明月,更加令我伤感。
如果嫦娥能够理解,
那就不要再照耀我们的离别。
作者介绍:
黄淮,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往往富有感情,语言清新,能够表达个体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临江仙 中秋》创作于中秋节,当时正值明代,社会动荡,诗人多有离愁别绪。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节日,诗人通过描写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临江仙 中秋》是一首抒发中秋时节情感的诗作。开篇以“云净碧天秋似水”描绘了秋天的晴朗和清澈,瞬间的宁静与美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随后,诗人将明月与山河的倒影相结合,展示出一种无尘的纯净与完美,仿佛一切烦恼都被抛诸脑后。然而,正当诗人沉醉于此美景时,内心的感伤却愈发显现。
“老我此身犹是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到自己在世界上的渺小与孤独。通过“蟾宫桂子曾分”,诗人回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似乎在唤起与亲友共享的欢乐,然而现实却是“今宵见月倍伤神”,在这样一个团圆的节日,独自面对明月更添伤感。
最后,诗人以“嫦娥如解,事休照别离”结束,表达了对月亮的期盼与渴望,假设嫦娥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便不再照耀这一刻的离愁。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浓厚的中秋情绪,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中秋节的思考,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又流露出对亲人和过往的思念,引发了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冰轮”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湖面
诗人对中秋的感受是:
A. 高兴
B. 伤感
C. 放松
D. 忧虑
“老我此身犹是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属感
B. 孤独感
C. 快乐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